即時文摘

有線地震折射的傳媒困境(文:陳帆川) (09:00)

有線新聞地震,一口氣解僱工程部3位開台元老,令有線新人和舊人齊聲嘩然,極速登報聯署抗議。行外人或許很費解:今時今日傳媒難撈,記者丟飯碗也屬家常便飯,解僱3個工程人員有什麼大不了?

首先,工程人員在電視新聞採訪裏的支援角色非常重要,有線既為全亞洲首個24小時新聞台,在前線及後方負責信息傳遞的工程部,地位舉足輕重。及至最近10年,有線新聞早在互聯網直播大行其道之前,已經採取直播為先的策略,每天不停直播新聞現場、記者會和官員講話,創行業先河,使競爭對手不得不效法,這又使工程部的角色更加吃重。

相比起貨如輪轉的前線記者和流動性高的攝影師,工程人員的流失率較低,3位涉事資深工程人員更是做足20多年,在有線工作過的記者無不曾跟他們搭檔,甚至受過3人指點或幫助,因此炒人一事不但觸動現職員工,對舊人來說一樣震撼。而由於有線舊人多以有線履歷引以自豪,凝聚力強,如今眼見「娘家」地震,自然一呼百應。

3位涉事元老的地位只有有線人最清楚,即使行內其他人也不一定能掌握,然而有線新聞部今個月起已非由自己人掌舵,引用有線前員工聯署信的說法,是落在「3名在業界資歷及行內信譽備受質疑的人」手上。可能對於管理層來說,炒3名工程人員所導致的反彈也是始料不及,跟行外人一樣摸不着頭腦。

不能忽略有線回本遙遙無期

有線管理層換血即向元老下手,原因眾說紛紜,只能放長雙眼,但有一點卻不能忽略——有線回本遙遙無期。看其母公司剛公布的中期業績,有線虧損雖然收窄,但並非來自開源,而是節流,整體服務成本下降逾一成,但媒體收入也跌超過一成,上半年電視客戶更按年減少4%。香港過去一年的社運可謂傳媒的黃金機會,然而有線雖然口碑一流,吸金能力卻似乎仍然落後,未能將網上的支持者轉化為客戶。

很多媒體人認為,金主拿着有線,單是它的公信力已值回票價,但若真如此,九倉就不會賣盤。從生意人的角度,傳媒要不為自己賺錢,要不為自己作正面宣傳、執行任務,愈有公信力卻意味愈難操縱。有線今次新官上任即鬧出大頭佛,估計短期內不會再有大動作,不過長遠來說,訂戶年年跌,業績年年蝕,前景也難言樂觀。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