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再寫主席尷尬事(文:呂秉權) (09:00)

「傳染病是群體性事件,不能總是以避免社會恐慌為理由,不及時透明傳達。」

「但是非常遺憾,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我想歷史總歸會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說法。」

——全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上海公共衛生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新京報》,2月26日)

以上這段說話,不僅反映一種真話得不到重視的痛苦、力挽狂瀾於將倒的落空,它還是中國疫情早控變失控、瘟疫變人禍的一張寫照。

專家報告未得上級適時重視

從武漢取得多個病人的病毒樣本,復旦大學附屬的上海公衛中心張永振教授團隊,是全球最早公布新型冠狀病毒基因排序的專家,讓各國能夠加以防範,日期為1月11日。但這個預警,據內地財新網報道,其實早於6日前即1月5日已上報國家衛健委,希望得到上級重視,然後在中央的層面當機立斷,及時阻截傳播。

當時,中國的春運(1月10日起)還未展開,30億人次的人流大軍正整裝待發,但韁繩在中央手裏,收與放,全在一念之間。

可惜,這份報告未得到上級的適時重視,1日、2日、3日、4日、5日,6日已過,中央仍未積極回應,上海公衛中心的專家心急如焚,只好將病毒基因排序公開在美國的GenBank和virological.org。

「我們上海公共衛生中心在1月5日提交正式的報告,從我們公共衛生的角度,我們的科學家、我們的管理者,做出了我們該做的事情。我們樣本來源是合法合理,我們做了工作,可以說發現以後,我們也按照相關的規定,因為事關重大,我們及時、緊急上報。我們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上海公共衛生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說。

看到病毒來勢洶洶,專家雖然用科學證據,實話實說,但科學以外的因素往往成為天塹,政治雷池,不能踰越半步。「我們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意味他們已盡力,亦可能質問「他們有沒有做好他們該做的事?」

說真話都「驚心動魄」

「過程我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但是我們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做出了正確的決定,該做的都做了。報告是敲了我們單位正式的章,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的報告,這就說明了我們的重視程度,包括後面的幾個報告。但是非常遺憾,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我想歷史總歸會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說法。」盧洪洲續說。

化驗、搞科學、交報告、說真話都「驚心動魄」,隻手蓋過真話,對預警視而不見難道不更「驚心動魄」?

「歷史總歸會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說法」暗示他們受了屈辱,說法可能有欠公正,畢竟看到本可挽救的人命卻如此失去,本來疫情可以止蝕,後來卻崩堤失控,一個人的內心何其難受。

在上海公衛中心率先公布新型冠狀病毒基因排序的翌日,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機構,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GISAID)發布。

官方出招的同時,《南華早報》報道,上海市衛健委突然要求上海公衛中心關門整改。

被問到「通過這次疫情,關於新發傳染病的監測和上報,有什麼建議」時,盧洪洲說「傳染病是群體性事件,不能總是以避免社會恐慌為理由,不及時透明傳達。老百姓不知道,就不會採取措施,會增加傳播。只有信息公開透明,讓老百姓知道,才能夠避免傳播」。

這裏,盧洪洲隱晦地透露了官方延遲採取防控措施的原因,就是避免社會產生恐慌。

錯失黃金時間  殺傷無法改寫

1月初,中央研判「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們手中的韁繩沒有第一時間收緊,大春運繼續照舊,武漢4萬家庭、數以萬計參加者、萬多道菜的「萬家宴」開鑼(後來有人發燒),湖北、武漢兩級兩會照開(其間數日確診零新增),湖北春節團拜歌舞昇平(內媒稱「演員帶病出演 登台火力全開」,演員長途奔波、感冒在身,候場時全身發冷,登台後火力全開、「嗨」遍全場),《人民日報》不提疫情防範,習近平甚至在1月23日的春節團拜會講話亦沒提防疫,武漢封城前500萬人逃離。

由於錯失早段和上半場黃金時間,中國縱有下半場舉國有效防疫,失去的已很難追回,播毒全國和蔓延全球的殺傷已無法改寫。

4月6日,新華網頭條發出幾段相同內容,但標題各異:

「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中國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本着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發布疫情信息」。

只着眼自己的成就,迴避自己的錯誤,中國是否如此?

這些或許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最尷尬的事。

作者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