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回歸政策理性 科學為本抗疫(文:何建宗) (09:00)

早前在重新開放的維園網球場打球,沿路看到很多年輕人在打足球籃球,聽到小孩子和家人歡聲笑語,一個久違了的正常的香港突然在眼前出現。事實上,香港的抗疫之路已走了逾月。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面對歐美各國疫情惡化,香港往後的路又應如何走下去?

香港過去個多月抗疫主線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前者主要靠「變相封關」,一系列相當嚴厲的措施使來往香港和內地的人流大減九成多,對民生和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後者是依賴各種措施減少「社交接觸」,從關閉學校、圖書館、運動場,公務員帶頭「在家工作」,到銀行餐廳咖啡店也減少營業時間,加上專家們不停提醒,導致很多市民無論有沒有口罩都不敢外出,生活質素急劇下降。

科學為本還是驚嚇為本?

是的,我們的生活質素正在急劇下降。在抗疫的大道理下,一切是那麼理所當然。法律的最高原則是「無罪推定」,而抗疫的最高原則是「有毒推定」:總之假設沒有病徵的人都可能帶毒,首先是來自湖北的,然後是來自整個中國內地,最後是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抗疫壓倒一切的思維之下,政策制定似乎已經不再衡量得失(trade off),雖然我們的案例連同日本郵輪的輸入個案也只有約百多宗。

究竟,我們的政策措施是科學為本(science-based policy)還是驚嚇為本(scare-based policy)?當這個病毒的真面目慢慢被科學家揭開以後,我們是否應該檢討現在的所謂「圍堵」政策,而要有心理準備「與疫共存」?

雖然市民對政府的各項措施有很大不滿(包括口罩的供應和佩戴準則、封關程度、醫護人員裝備等等),但事實上香港的確診數目仍然相當低。截至3月14日總病例是142宗,4名病人不治;沒有醫務人員感染。根據港大梁卓偉教授團隊和哈佛大學合作的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死亡率不超過1.4%,但70歲以上者感染率和死亡率是整體的約3倍。可以斷定,新冠肺炎是傳染率高但死亡率低的疾病,大量無病徵的個案顯示輕症患者的比例偏高。

在這些數據出現之前,尤其是一二月份,毫無疑問香港以至內地很多措施都是偏向驚嚇為本。因為在毫無準備、裝備和認識不足加上牀位有限的環境下,武漢的教訓是慘痛的。為使市民對疫情重視,政府和專家無可避免也集中在其傳染率高而非死亡率低的一面。然而,當大量科學數據出現之後,當香港的主要風險從社區爆發逐步轉移到輸入個案之後,我們是否應該給予政策理性多一點空間,一方面多從數據而不是恐慌角度看問題,另一方面考慮更多其他的因素?畢竟這個社會不可能要等到撲滅這個病毒才放棄「戰爭狀態」。

措施應合乎比例  給市民選擇機會

筆者認為,政策理性最關鍵的一點,是所有措施(尤其限制市民自由、權利和福祉的)都應該合乎比例(proportionate),並在提供充分教育和資訊的前提下,給予市民選擇的機會。除非局勢失控,應該以勸喻和教育為主,避免過多立法或強制措施。具體而言,筆者認為要理性面對可能長期存在的疫情,應符合以下幾個原則:

(1)相信科學,但不盲信專家

如上所述,多個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死亡率低,在市民保護意識甚強的香港,大家毋須害怕。事實上,每年因普通肺炎而死亡的人數超過8000,是肺炎住院人數約13%,即每日平均有20多人死於普通肺炎(註)。至今香港醫療系統仍然相當健全,尚未有一宗醫護人員在醫院感染的個案,整個社會是否值得為此過分擔憂,甚至為買口罩導致惶惶不可終日,值得三思。

值得關注的,反而是70歲以上長者的感染和死亡率偏高的情况。政府和社會的資源如能更多向長者傾斜,包括保證年長者的口罩供應(甚至是免費派發),對控制疫情會有很大幫助。專家從專業角度提供建議和分析無可厚非,但政府必須平衡不同意見和利益,避免採取過度反應的措施。

(2)尊重個人基本權利,不散播仇恨

社會上由於恐懼,對病患者和其緊密接觸者表達歧視甚至厭惡,實在不應該。事實上,他們都是受害者,而沒有病徵的人因為檢疫需要而自我隔離,失去人身自由而為社會作出犧牲,政府和社會應該感謝他們,而不是把他們當作「罪犯」一般看待。抗疫的政策應該更加「以人為本」,而不是因為衛生原因不知不覺種下散播仇恨的種子。當社會因為缺乏科學知識而陷於恐慌,特別容易滋長仇恨,包括對內地人甚至說普通話人士的仇恨。要極力避免防疫由驚嚇為本變成仇恨為本(hate based),使本已傷痕纍纍的社會更難復元。

(3)以人為本,兼顧抗疫以外其他需要

以停課為例,市民當然明白這是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但我們沒有看到教育局在支援中小學進行網上教學方面有太多措施,也沒有看到局方督促學校盡快向學生和家長交代復課後的安排,包括如何追上課程進度、暑假是否需要縮短等等——彷彿網上教學的效果與學校教學沒有分別,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在抗疫之餘,我們的措施應該更加以人為本,兼顧其他需要。

(4)提供足夠口罩,讓市民選擇生活方式

這一點應該是日後抗疫政策的關鍵。政府和專家應該清楚告訴市民:戴了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是否就可以正常生活?這對市民的身心健康,保持他們的信心相當重要。現在市面口罩供應已經基本充足,在下個月本地口罩進入市場後應該可以確保學生和其他高危人士的需要。當疫情趨於穩定而口罩供應不再是問題以後,除了避免人群聚集以外,應該由市民選擇其生活方式,逐步放寬強制措施,提高生活質素。公共場所人流數目可以限制,但不要再減少服務點或者服務時間,否則只會引來更多人群聚集的機會。

(5)回歸政策理性,定下放寬的時間表和標準

總的來說,香港的抗疫成績從任何方面看都是顯著的,但這是全社會付出極大代價換來的,不惜代價不等於沒有代價。要回歸政策理性,政府就必須考慮放寬各種防疫非常措施的時間表和標準。擺在面前的兩個最重要措施,就是對內地的14天檢疫限制和學校的復課安排。從疫情的最新發展看,內地的新增病例已經大幅下降,全國每日新增只有兩位數字。特區政府如何做到科學為本,逐步放寬對內地的檢疫限制(例如先放寬廣東省,再到其他地方,最後是湖北省),以什麼標準判斷,應該盡早向市民交代。復課方面,政府應該規定學生上課要戴口罩,並在個別學生口罩不足的情况下通過學校提供支援。學校可以通過縮短課時(如夏令時間上課)、高年級優先復課,甚至星期六上課等方式,一方面保障學生的健康,另一方面順利完成本學年的教學任務。

不能掉以輕心  更不要陷入不必要恐慌

正如眾多中外專家所言,疫情不會一下子過去,但我們的生活仍然要繼續。期待日後的措施要更多科學為本和以人為本,並要針對不同人群採取不同策略和支援措施。經濟學告訴我們,資源(包括口罩)永遠是不足的,而任何政策都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我們既不能掉以輕心,但更不要陷入不必要的恐慌。社會必須排除政治和各種非理性的歧視和仇恨情緒,適當取捨。

註:參看衛生署網頁,上述為2017年數據(bit.ly/39NlKrD)

作者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