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台灣2020年大選三問(文:歐陽五) (09:00)

2020年台灣「二合一」選舉進入最後不到一周的衝刺階段。這場選舉攸關台灣政治版圖及未來走向,競逐十分激烈,常現出人意料的「戲碼」、「橋段」。選舉結果到底如何,仍富有懸念。

韓國瑜能否逆襲成功?

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籍的韓國瑜在島內颳起「韓流」,一舉問鼎綠營執政長達20年的高雄市長。這次參選台灣領導人,他卻異常辛苦。

台灣島內的多個民調顯示,韓國瑜落後一心謀求連任的蔡英文,少則十幾、多則二三十個百分點。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曾稱,若民調可信,韓國瑜起碼輸250萬票。

筆者長期觀察台灣選舉,更傾向於「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前代表沼田干夫的一個說法,即蔡韓票數的差距可能是5個百分點或以內。理由是台灣藍綠基本盤相當,隨着選情白熱化,雙方的支持者會回歸。韓此前宣布民調「蓋牌」,籲支持者在接受訪問時說反話,也令民調結果更偏離真實狀况。

要逆轉勝,韓國瑜仍需突破當高雄市長時間太短、國民黨初選內鬥過於激烈、兩岸議題受制於外圍因素、年輕支持者相對較少等難題,並恰當應對競選對手在選前變換花樣的「奧步」。

近來,韓國瑜憑藉「庶民」路線、直接上網、反擊抹黑抹紅等,聲勢見漲。其參加造勢活動,人氣甚旺,常有「10萬+」的場面,空拍照片予人震撼。而蔡陣營粗暴強推的《反滲透法》,是一把雙刃劍,得失不明。除了施政不佳、內外交困,與副手賴清德的微妙關係、專機走私香煙案、博士學位真假爭議、「卡神」楊蕙如牽出「網絡水軍」案、黑鷹直升機迫降「參謀總長」罹難等,對於蔡英文的選情或多或少也有影響。

「立委」席次會怎樣變動?

是次選舉,還有一大看點,即「立委」席次的分配。民進黨和國民黨都希望甚至喊出該黨拼「過半」。

回顧近20年,台灣「立委」總席次曾由225席減至113席,國、民兩黨都有過所謂「完全執政」的一段時間。這一次,綜合研判,單獨一個政黨要取得過半席次,都不容易。國民黨的「立委」席次增加,民進黨的席次減少,應是大概率事件。「小辣椒」、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空降」台南,在第六選區「PK」民進黨籍王定宇,具有一定指標意義。

頗受關注的是,「第三勢力」最後能拿到多少席,又有幾個政黨的得票能達到總有效投票數的5%?此次選舉,被看好的是台北市長柯文哲新組的台灣民眾黨。

鴻海集團創始人郭台銘參選台灣領導人未果,轉而合縱連橫,不同程度支持親民黨、民眾黨。後者代表所謂的「白色勢力」,或能斬獲10個左右的「立委」席次。親民黨能否跨過5%的進軍「立法院」門檻,未可知。上次大選異軍突起的時代力量,因為推行「急獨」、內部分裂,這一回被台灣輿論看衰。

兩岸關係,更壞還是變好?

在台灣歷次大型選舉中,兩岸政策取態如何,都是一個重要話題。今次,對於台灣領導人候選人,更是無法迴避。

觀察人士普遍注意到,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大陸愈來愈主動、自信。對於海峽對岸舉行大選,陸方關切但不介入。

2016年5月以來,隨着小英上台執政,不承認「九二共識」,推行「親美抗中」路線,兩岸關係掉頭向下,愈來愈緊張。在甫過去的2019年,這一趨向非常清晰。

筆者認為,2020年大選,台灣人民將做出抉擇,也關乎兩岸關係未來4年甚至更長時間走勢。蔡如「凍蒜」(當選),《反滲透法》的陰影綽綽,兩岸關係或更「冰凍」,陳水扁當年第二個任期衝撞式的前車之鑑,有可能重現。韓若當選,兩岸關係有望止跌回升,受制於各種因素,「春暖花開」一時談不上,兩岸穩定發展、避免「地動山搖」,應是可以預期的。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