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落葉歸根:醫社攜手,達至老有所終(文:田詩蓓、李君兒) (09:00)

活得長,必定是活得好?香港人現時「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高達84歲,力壓日本和瑞士等國,成為全球最長壽之都。然而延年益壽不一定保證能過優質的晚年生活。相反,數據指出香港慢性疾病患者的百分比按年齡上升,亦即代表不少人於遲暮之年百病纏身,最後時光花在進出醫院,備受病魔折磨。近年新興概念如「生死教育」等於香港大行其道,都是因為他們說到了港人的心坎兒裏:每人必須走過的人生最後一程,是否必定是風塵僕僕?香港社會可以如何真正實踐頤養天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紓緩治療(Palliative care)是指為晚期病人和家屬紓緩身體不適,並於心理、社交人際和靈性上提供支援;晚期照顧(End-of-life care)則聚焦於臨終前預計約一年開始,為病人和家人提供紓緩治療及社福等綜合服務。兩大概念的前提,均是為了病人和家屬至病情最後一刻依然不失生活質素,但這卻與本港體制側重治療的思維有所出入。加上港人共知的香港公共醫療體系「爆煲」問題,資源一直以來均十分緊絀,醫社服務亦零散,窒礙了有關發展。過去那些照顧者和長期病患者因壓力過大、支援不足而釀成輕生慘劇的新聞頭條,實在不可再一。其實晚期照顧發展這些難題,以小見大,都是香港醫療體制長久以來的詬病。

政府於2019年第四季就預設醫療指示和在居處離世諮詢公眾,以填補多年來執行上的一些法律障礙。然而,團結香港基金認為,立法措施是必要,卻也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必須檢討現有負擔沉重的醫療體系,深思有何可行的服務模式,以保證新的政策能夠「落地」。有見及此,基金會最近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就香港市民對晚期照顧服務認知和經驗進行最新民意調查。

必須有充足支援  實現「社區度晚年」心願

結果顯示,港人對於晚期照顧的概念和服務普遍認識貧乏,過半港人沒信心處理晚期照顧事宜,僅兩成受訪者知曉其居住的社區有提供晚期照顧服務。對於晚期照顧服務內容涵蓋甚廣的服務領域,港人亦所知不全,最為認識的是死亡後殯儀協助。可是,離世前的最後階段呢?正如前文所言,晚期照顧中有一籃子服務以支援病人和照顧者身、心、社、靈的需求。這些結果直指提升公眾推廣和教育的迫切性,使市民走至人生晚期亦不會感到孤立無援,這是人本社會必要達成的使命。

民調進一步指出,接近九成受訪者期望於人生晚期盡量留在熟悉的社區。而說到獲取治療外的全人支援,40.8%市民信賴社區醫護人員,甚至比醫院醫護人員(39.6%)排名為高。一清二楚的數字,提醒我們社區支援於晚期照顧上擔當重要角色。可惜受訪者期望獲得晚期照顧支援的渠道,與他們今天於現實中的資訊來源不符。此落差於社區中格外顯著,無論是社工、宗教人員,甚至親友間的交流,也未能滿足港人的需求。結果顯示,我們的基層醫療體系中,仍存有極大潛能。我們需加以裝備社區,建立互助的社會氛圍。

由醫院發展至社區,服務模型的設計必須對症下藥。雖然那些未曾使用服務的受訪者表示,價錢和便利度為考慮服務時最重要的因素,然而服務使用者反指,當有真正需要時,服務全面性才至為關鍵,也是現存服務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於是我們問港人於人生晚期,或面對親友逝世時,最重要的社區支援是什麼──頭3名分別是舒適環境、臨終安排上的專業指引和於社區獲得定期健康護理,均獲得相若的選取率,再次證明市民晚期照顧服務需求呈多面性。

總括而言,這些結果不約而同指向相關體制漏洞:社區有關服務與市民之間存在資訊盲點、服務現况和市民需求有明確落差,市民依賴的公立醫院護理和社區支援亦有相當的服務斷層。政策上,我們必須彌合差距。

桑榆暮景,也可是動人風光

民調顯示,本港醫療體系中存有機遇,能把市民對公立醫院的依賴轉向以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這樣既能擴大晚期照顧服務,亦可避免增加公立醫院的沉重負擔,整體上提升香港護理服務的質素和效率,以滿足市民切身需求。這亦符合港府和基金會近年提出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以及加強醫社合作的方向。現時香港醫管局和非牟利組織雖有提供晚期照顧服務,亦有循證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加持,遺憾的是服務零散,市民對服務認知不足。有關當局需要思考如何能把服務加強整合和恒常化。

是次港府於晚期照顧議題上提出之立法措施,是必行的路段,也只是千里長征的第一步。於晚期規劃上,香港應制定一個全面性政策和嚴謹的服務模式。過程有賴有關當局繼續以堅定不移的決心,牽頭團結醫社業界,凝聚資源,讓廣大市民於生命不同歷程,包括人生晚期,能負擔持續性的護理,有尊嚴和意義地過人生的每一時刻。

作者田詩蓓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李君兒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