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

即時港聞

下一篇
上一篇

黎智英案︱以核武喻美國「道德權威」 黎智英稱希望外國譴責中國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2日)踏入第100日審訊。黎智英就著自己2019年7月於一個美國智庫發表的言論供稱,他希望美國運用「道德權威」與中國戰鬥,並確認在文中以核武比喻「道德權威」。法官關注黎為何要以核武比喻「道德權威」,黎回應稱,「若我以其他武器作比喻,你也會問同樣的問題」,重申核武只是比喻。另外,2020年6月,黎出席台灣節目「鄉民來衝康」時稱,希望美國等外國勢力影響香港,黎解釋,他的意思是希望外國譴責(censure)中國。

辯方下午圍繞黎智英在外地媒體和智庫發表的文章和言論提問。據辯方展示的資料,黎智英2019年7月10日在「保衛民主基金會」的活動,談及中國和美國發生冷戰,並著美國人「運用你的道德權威(moral authority)在戰爭取勝,因為他們什麼都沒有......就好像不帶任何武器上戰場,而你卻擁有核武。你可以在一分鐘內終結(finish)他們」。

就著上述言論,黎智英解釋,當時中國正跟美國特朗普政府形成冷戰,但該冷戰「是價值之爭而非武器之爭」。黎同時說,他希望美國運用「道德權威」與中國戰鬥(fight),又提到行公義等中國沒有的特質,構成「道德權威」。

法官杜麗冰關注,為何「道德權威」可以在一分鐘內「終結」中國?黎稱當時是以誇張手法表達「道德權威」的效果,「可能我說得太誇張了」。之後黎智英在辯方大狀關文渭詢問下補充,他當時是以核武比喻「道德權威」。

另外,根據辯方展示的資料,2019年9月30日,黎智英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標題為〈即使在中國,也有自由的希望〉的文章。黎供稱,他無在文章提倡中國與美國發生貿易戰,因文章發表時,中美貿易戰已展開,但承認在文章主張改變中國,冀中國跟「國際核心價值體系」接軌。法官李運騰關注,黎智英在文章談及「China implotion(中國內爆)」,問黎撰寫該文前,有否跟人談及此概念;黎說沒有。審訊明續。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法庭 黎智英案 港區國安法 蘋果日報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