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提起伊斯蘭文化,你會想到什麼?是阿拉丁的飛天魔氈與神燈,Disney那位深色皮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30秒,可做什麼?在香港,在採訪時,可讓講華語的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來港多年的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6月踏入中後段,仍舊時雨時晴,周末還是得宅在室內過日辰。陰陰翳翳,精神不起來,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這些年我們多了談論何處是家。離開的人走到新天地,卻偶爾記掛家中的丹桂;留下來的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自從3月開始,有個演出在上水一間將要清拆的寮屋斷斷續續地舉行過幾次,名為《每一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Fanny Allié是一名來自法國蒙彼利埃、在紐約生活近20年的混合媒介藝術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最近在赫爾辛基短留一周。上一次到芬蘭已是10年前。10年之間,城市改變沒想像中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剛剛滿7年的異地生活,一個可新可舊的年數。如在香港,可申請到永久身分證,可換了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2025年來到一半,香港新銳合唱團NOĒMA 2024/25樂季,迎來壓軸好戲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指尖滑開音樂串流App,隨機選播歌曲,可有一刻想過它們是由人工智能(AI)生成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日本第四大城名古屋,除了擁有許多戰國武家的文化遺產與歷史故事以外,給我的更深刻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侏羅紀系列最新一集電影《侏羅紀世界:重生》將於7月在香港上映,一眾恐龍迷自然引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剛開始化石收藏,卻遇上運輸失誤,到手的化石斷開,徬徨無助不知如何是好?香港古生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曾幾何時,每逢大時大節、新店開張或嫁娶之喜,街上總會見到色彩斑斕的花牌,為城市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嶺南大學和香港藝術中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為響應6月全球「同志驕傲月」、世界難民日(6月20日),以及7月的「身心障礙驕 ......
(202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港產鋼琴家沈靖韜(Aristo Sham)在第17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2025年是古典樂界的比賽年,多個大型重要賽事包括波蘭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比利時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幻境絢爛,實則虛空。縛我者幻,解我者心。六色俱滅,自在本真。智不繫網,心本自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時局多舛,但藝文依然有光,不容忽視的是本地一直默默耕耘的藝文工作者。本周二(6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戲院執笠,一間又一間;小店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人們說,地球上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面積被海覆蓋。海風吹,海浪湧,有幾多座「憂鬱之島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自Instagram引入Reels功能後,有些很治癒的影片常常推送給所有用戶,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受做cafe的朋友邀請,上星期搞了個一日限定展×Pop-up Cafe「Spe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最近去了比利時安特衛普參與Antwerp Art Weekend,看到被認為是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相信很多人都到訪過日本的瀨戶內海,去觀摩一下草間彌生的南瓜和其他裝置藝術。可我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2009年,科幻電影《阿凡達》(Avatar)上映。戴上在當時還算陌生的3D眼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2025年世界博覽會早前開幕,大阪經歷一輪大興土木之後,迎來大批都市更新項目逐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世界上有什麼可以超越時間?愛?記憶?字體又可以嗎?「方正黑體」在1998年釋出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到拍賣預展聽專家解說,有時也會發現他們的喜好;故事說得特別生動詳盡的作品,通常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不少收藏家也希望擁有獨一無二的作品,最近便有一次收藏村上隆親繪作品的難得機會。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非洲,對大部分香港人而言是陌生的遠方,第一印象可能是動物大遷徙、原始部落等,未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早前港鐵將軍澳線在下班時段故障,令東區海底隧道大塞車,不少打工仔為過海而叫苦連 ......
(2025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藝術收藏只是億萬富翁的玩意,平常人遙不可及?其實低至數百元也可入手自己喜愛的藝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AAF除了參展藝廊以外,也有不少特別藝術企劃,這些藝術企劃合作的藝術家都值得大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在藝博會以外,不少畫廊也時有聚焦本地藝術家的展覽。Contemporary b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中環、龍城社區遊,香港工業品牌遊,甚至還有紀律先鋒巡禮,政府近日推出的9項旅遊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藝術嘅嘢,我識條鐵咩?」一句自嘲,隔開兩個空間:一邊是政府與藝術家,搞展覽、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她現在這樣子就最美了。靜靜地躺在床上,亮出一副漂亮的臉蛋,不會對我頤指氣使,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清晨,睜眼,我起牀;爆炸般的資訊,我閱讀;穿梭在城市間,我去過;輾轉在人群中,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6月之初天陰陰,昏昏沉沉總提不起勁。想約三五知己打打籃球、借借書?卻見眼前一片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城市的記憶隨承載體一點點地消逝——申訴專員公署網站早前被發現移除了238份調查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說到select shop,倫敦應該是我見過有最多選擇的城市。Browns、M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纖維藝術長期被置於藝術史的邊緣位置。織布、拼布、刺繡等等代代相傳的技術和圖案,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藝術是勞動;在能量轉換中,不停給予,不停獲取,好像畫一幅畫,製一方裝置。藝術行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Art Center Ongoing(下稱「Ongoing」)承接了BankA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置身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激昂音樂響起,紅幕仍舊緊閉,但原來紅幕前方還有一重灰幕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人生有幾多個十年?為本地獨立音樂提供表演舞台的The Underground不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綜觀世界範圍內的經典清真寺建築,從麥加大清真寺、麥地那先知寺,到阿布扎比謝赫扎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當戲院一間一間地結業,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為電影迷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6月的JCCAC熱鬧得很,幾乎每個周末都有搞作,從電影放映、藝術工作坊到周末市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夏日炎炎,海灘、泳池陸續擠滿渴望擺脫高溫、感受清涼的泳客。時光倒流百年前的上世 ......
(2025年6月6日)
【明報專訊】如果說每個人都有對應的顏色,那麼,提起蘇玉華,腦海中最先聯想到的是黑色——是電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演員一生都在等待一個好劇本。」是否每個演員都曾說過類似的話?或者,在心中想像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翻開那本年少日記,當發現縱身躍下的不止是電影角色,而是現實中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一個漂流在海上的貨櫃,載着兩個相擁的男子。一個叫越,一個叫南,相戀於千尺深的礦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是張愛玲《小團圓》開首中的一句,也是區凱琳個展「虛構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夏天是活潑的、充滿生機的,或是展現自身活力的好時節。也斯在《灰鴿試飛》裏寫道: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梵高沒有天分,我也沒有天分。天分並非作為藝術家的要素……而是,要嘗試創造新的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新加坡管理大學(SMU)是一所在新加坡本地口碑甚好的高等學府,但鮮為人知的是,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一直以來,對日本藝術家岡本太郎的作品不算陌生。時常坐京王井之頭線進出澀谷,必然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神戲劇場的賣座戲《螳螂捕蟬》,故事很簡單:兩個殺手埋伏於一廉價酒店房間,等待目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一即全,全即一。」《鋼之鍊金術師》擁躉相信對這金句不陌生。早前在阿布扎比公幹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4月27日,尖沙嘴海濱,紅地氈上走過一個個熱愛電影的人。華衣美服,閃入文化中心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劇場演員及唱作歌手張雅麗(Annie),有過一段艱難歲月。她離婚;她離港赴英卻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在這個數碼年代,實體書店或已成為夕陽行業,但Lok Man Rare Book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拿破崙是歐洲歷史上的重要帝王,他的歷史文物除了在博物館看到以外,大家也有機會將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觀鳥一定要到米埔?其實在油尖旺區密集的樓宇縫隙間,也能看見鳥鄰居——麻雀在冷氣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在香港這個瞬息萬變的都市裏,「家」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許多人來說,它不僅是一個 ......
(2025年5月30日)
【明報專訊】令人望穿秋水的《風林火山》上周六於康城午夜場世界首映後,反應其實相當一致。影片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藝術發展局遷址黃竹坑商廈轉眼2年,除辦公室之外,集展覽、工作室、資訊中心三重空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咖啡、鴛鴦、奶茶,能有幾種變化?當利瑪竇的油彩遇見廣東新會「木美人」,當關作霖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琉璃易碎,卻帶着詭異的明淨。何倩彤個展「琉璃墟」以「蜜月旅行」作為切入點,通過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去年Art Basel的「藝聚空間」曾展出一件作品,遠觀時只見海面翻湧巨浪,走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1914年6月28日,在薩拉熱窩,青年向奧匈帝國王儲射出的子彈,將第一塊多米諾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龐比度中心「Paris Noir」展覽以象徵非洲文化的鮮艷色彩迎接觀眾,在宣傳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在公餘時看展或參與文藝活動,我通常都有點麻木。可能是在藝術行業待久了,當欣賞分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3月的藝術大爆炸後,表演藝術繼續接力,4至5月的「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製作漫畫《地獄行》時,故事大綱、對白和分鏡是在圖書館自修室進行的。自問在家裏除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綁着利落低馬尾的桑吉加笑着走進排練室,「叫我桑巴就好」。5月頭,他在城市當代舞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在大阪世博會場中游走,除參觀各個展館,最常去的地方竟是洗手間。正因如此,我意外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行入博物館,看什麼?自然是看文物。那麼,你可曾想過故宮博物館共有多少件文物?資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現代及當代藝術專場是藝壇焦點,也是炒家遊樂場,經常出現破紀錄的下槌價;以富藝斯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華氏畫廊(澳門)現正展出日本傳奇藝術家杉本博司的著名攝影系列作品,展覽匯聚多件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東京地下鐵自2014年起不定期舉行「東京METRO地下謎招待狀」的大型解謎遊戲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從百子櫃裏傳出的五味雜陳的中藥味,是上一代人回憶中的氣味,現時已漸漸消失在城市 ......
(2025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看電影有好多「禁忌」,忌討論,忌攝錄,忌玩手機,總之不可以干擾其他觀眾,否則分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創造亞當》、《最後的晚餐》這些名作在研究藝術時好像怎樣都避不過,但為何這些充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回顧香港藝術史,夏碧泉(1925-2009)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名字。1925年生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在聳立的攀岩牆前,表演者像一隻無畏的飛鳥從半空躍起,墮落時由下方的伙伴安穩地接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游走城市,日常風景於眼前反覆聚焦再失焦,漸覺無趣,還有什麼可看?以日常城市景觀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當代藝術着重顛覆傳統:但誰會想到,以運用灰燼顏料聞名的中國普普藝術家薛松,在深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5月的紐約,淒風苦雨。我在一家為老年人和殘障人士服務的非營利組織當編織老師,每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很久沒有晚上外出,畢竟除了東京市中心的幾條繁華街或有居酒屋的後街窄巷,一般地方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4、5月有兩個作品為筆者帶來相當獨特的感官刺激,一個是由No Discipli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上周挪威首相在公布新國防政策時,表示面對愈來愈難以預計的鄰國俄羅斯,國家要準備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2024年中,蘇玉華(Louisa)打電話給許迅(Eddy)說準備開套舞台劇,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前衛,對應的法文詞是avant-garde。詞典中,與「前衛」放在一起的詞語,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若言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這樣的人站在蘆葦間思考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因獨特造型屢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相對於傳統藝術品和古董,設計收藏的歷史較短,但今日的設計收藏,其實就是明日的古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有「摸蜆勝地」之稱的大嶼山水口,每年7至10月都是摸蜆季節,但今年盛夏未至,多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香港鄉村文化有如寶藏,愈挖掘愈能發現意想不到的民間智慧與故事。位於大帽山山腰的 ......
(2025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湯告魯斯(Tom Cruise)為宣傳本月23日在美國開畫的《職業特工隊:最終 ......
(2025年5月12日)
【明報專訊】美利樓,這座從中環遷移到赤柱重建的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建築,最近化身為一座巨型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等升降機也能變成一場文化探險?為配合早前的「香港悅讀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香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親友會離散,戲院會執笠,就連城市中巨大的雕塑,也會剎那變走,只在地面留下淺淺白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攝影、攝影書、攝影節、攝影藝術……光與影在鏡頭中交匯,攝影技術的發明令瞬間可以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其實你哋會唔會殉情?」2014年,某場演出結束後,編劇兼作詞岑偉宗問音樂總監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藝術無國界,藝術家卻有國界——成長於上海,旅居台北、聖保羅與巴塞羅那,最終在巴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剛送走五一遊客熱潮,氣溫攀升、陰晴不定的夏日緊隨其後。天氣不似預期,但在「過大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說起爵士音樂,會想到什麼樂器——色士風?爵士鼓?小號?香港知名口琴家何卓彥(L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句我很喜歡的句子:「小孩學寫字之前就是在作畫,學走路之前就是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博物館藏品不止展於畫廊,或擺放在嚴控倉庫,竟可出租到街上做路障?走進阿姆斯特丹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法國/以色列鋼琴家大偉.格拉斯曼(David Greilsammer)繼202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未親身去過日本的演唱會時,我從來都不知道當地大部分演唱會和現場演出的票都要實名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清晨,第一班地鐵駛出,城市逐漸蘇醒,無數人的故事將在這座鋼鐵迷宮中交織。有人在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2025年春天,大阪世博於夢洲開幕,是日本第三次舉辦世界博覽會,主題為「讓生命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2.7萬立方米的木材橫縱交貫,盤繞2025大阪世博會場,形成外直徑約675米、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一般人對中國水墨畫的印象,大多停留於傳統花鳥蟲魚的世界,但水墨在時代中不斷演變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第12屆香港冉起當代(Affordable Art Fair)將於5月22至2 ......
(2025年5月9日)
【明報專訊】「蛇媽LU,SHORT㗎!」聽到這句,不知有否勾起你的熱血時光或童年回憶?不論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處處都有美學,《開眼》來到第84期,每一期都盡力發掘周遭的美。12頁的勞動成果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據說人類原是球體——有一個頭、兩塊面、四手四腳、兩組生殖器,可分成男、女,以及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西班牙語有個詞叫「Yerma」,意為「荒蕪」,既指寸草不生的土地,也隱喻無法生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藝術是將尖叫轉化為歌謠的煉金術。」豪瑟沃斯畫廊的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舞台劇獎項近日頒發,有沒有哪些得獎作品深得你心?又有沒有哪些滄海遺珠你覺得值得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六塵令人意亂,五欲令人心煩,心中自在倍難尋。遙望遠處,由前軍火庫改建而成的亞洲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復活節難得有假期,當然要來一個road trip。而我本來打算寫一個Lake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同伴」到底是以怎樣的姿態存在着?我想,就是能感覺到我們都是被同樣的風吹着。樹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最近去切爾西區David Zwirner畫廊,本是為了看Anni Albers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在意語言,和任何文字,每一次接近展覽時。像「畢加索:與亞洲對話」於英文其實作c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原來半山扶手電梯上午10點前是下行!」去PMQ元創方訪問「Graphic D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早前筆者的「日本現代建築先驅系列」介紹了日本現代建築思潮下三大脈絡的主要代表人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論清代著名畫家,大家或想到來自意大利的郎世寧。2022年香港故宮博物館舉行以馬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美國電視節目對全球文化有着深遠影響,美國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在簡陋狹窄的住所中,家庭主婦一邊照顧孩子,一邊以刺繡釘珠為衣服綴飾,掙錢幫補家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外國人眼中的香港,跟我們眼中的有何分別?日本藝術家豊福亮從香港地道文化汲取靈感 ......
(2025年5月2日)
【明報專訊】「喂!畫漫畫好攰㗎喎,又搵得少,我畫多幾塊牆好過啦。」2022年,在漫畫《0課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香港漫畫界上周迎來好消息,Man僧與迪士尼合作,執筆主理小說Star Wars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與中東經貿往來日益頻繁,香港銳意開拓文化旅遊,中東各藝術節亦漸受國際關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曾憑《淪落人》奪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的陳小娟,「沉寂」6年後帶來新作《虎毒不》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上網查看《無無題》,海報上除了表演名稱與製作團隊外,看到的便只有疑似人影在洋紅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時間過得真快。還未從電影節中回神,文化中心的海報已換成金像獎。獵人書店發起的「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在京都,櫻花下總是旅人匆匆。近日,京都站外牆掛起一幅巨型黑白壁畫,畫面中從町家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愛書人出外旅遊,念念不忘還是書。尋書是樂趣,不論滿載而歸,還是兩手空空,都會有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連環殺人犯——世界巡迴展」(Serial Killer Tour)近日來到巴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太空人。雖然不知道太空人實際要做些什麼,但幻想自己在浩瀚宇宙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也許,移動,是地理位置的轉移,也是驅使身於其中的人生活方式的變異。」這句話摘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原來米蘭設計周有咁多香港嘢!」日前,世界設計業盛事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坐落台中市草悟道上的勤美術館,經過6年的重建迎來蛻變,並終於在2024年對外開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醫生診症時需「望聞問切」,細心分析徵狀背後的成因;而對收藏家而言,透過嚴謹考究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香港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部在4月10日推出兩個專場,總成交額高達3.28億港元。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從大埔墟港鐵站到大埔藝術中心,步程接近20分鐘,但每次走這段路都絲毫不覺沉悶,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大埔有山、有河、有社區,再深入挖掘,連「香港製造」都有!回溯香港製造業歷史,大 ......
(2025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打邊爐最重要是有爐,那拍電影最重要是什麼?拍齣好戲可能要好導演、好劇本,但有資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藝術家馮力仁走了,留下滿城木香。他的「人仔」雕塑靜駐於藝術館、商場轉角、港鐵站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Hong Kong is a sexy city.(香港是座性感的城市。)」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一首嘆歌、一段舞,訴說着一個逐漸被遺忘的族群故事。舞蹈藝術家梁儉豐大半年間與2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4天紅日假期,是讓身心充電的時機,對都市人來說每天少不了一杯提神咖啡。各地都有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彩蛋、烤羊、公眾假期,又是復活節來臨。《聖經》記載,耶穌基督在星期五下午被釘死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1994年,20多歲的Cecily Brown從英國來到美國,發現紐約的藝術界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看完《荷里活有單大生意》之後,被一句台詞打中︰「最可怕係,荷里活廣告公司,係永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我從調布搬到町田,感覺大概像由藍田搬到元朗。町田市位於東京都和神奈川縣的交界,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這一兩年香港朋友遊倫敦,均十分戒備。香港人對網上資訊特別敏感,大家在網上了解到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第一街、第二街、薄扶林道,沿着港島山腰漫遊,發現一間充滿爵士靈魂的小店——「C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在日本南海海槽地震預測公布僅兩周後,大阪世界博覽會於本月13日如期揭幕。回顧日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芬蘭著名家具設計師約里奧‧庫卡波羅(Yrjö Kukkapuro)於2月逝世,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自從幾大國際拍賣行在香港開設自己「主場」,拍賣活動不再局限於以往的春秋二拍,本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香港佳士得早前舉辦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紀亞洲春季拍賣,成交總額高達8.42億港元。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藝術除了具收藏價值,也具有安慰和治療心靈的力量。「藝術在醫院」由早年為病人籌辦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你曾否被調侃「咁大個人仲玩玩具」?如今潮玩當道,玩具早已不再是小朋友專屬。從扭 ......
(2025年4月18日)
【明報專訊】平行時空的「我」,是什麼模樣?仍是生在那個家庭?仍是入讀那所學校?仍是投身那個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選張滿意的相片,放入ChatGPT對話框,加上一句「請幫我把這張照片轉換成吉卜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威尼斯視藝雙年展(VB)自1895年創辦以來,一直是國際藝壇盛事。香港自200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2005年,鋼琴家李嘉齡獲得了第15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六名,此後演奏足迹遍佈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如若有日離開香港,你會如何拼湊對此地的回憶?是童年遊玩的廣場、日日往返公司到家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詩人西西在〈可不可以說〉寫: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往澳門參加策展人林小雯與常嬋為「蓮花藝術空間」開幕策展的展覽「隱秘的絮語」前,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近日關於AI模仿宮崎駿畫風的小風波正鬧得熱烘烘,不禁驅使我重看他早年關於AI的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香港剛剛過了藝術爆炸的3月,大家回過神未呢?就在Art Basel臨尾衝刺的周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兩星期過去,米價完全沒有回落迹象;雪上加霜的是,新年度4月開始,市面上共400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3月中連續欣賞了兩套劇場作品,雖然風格迥異,但所表達的意念卻出奇地相似,說的是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鞍山蒼蒼、吐露洋洋,位於香港中文大學本部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隨館藏漸增,歷經1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在港日資公司芸芸眾多,S字頭壽司店,員工內穿棗紅色、灰色等短袖襯衫,衣袖邊有東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名人信札向來吸引不少藏家,上月春拍中,一套《明賢尺牘冊》掀起激烈競投,最終以2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中環街市與香港當代陶藝協會陶藝家伍嘉浩合作,於4月18至24日舉行「香港陶器市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旅途上,酒店是中途休息點,而在藝術家眼中,卻可以理解為人生尋覓過程中「從哪裏來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WKM Gallery一向聚焦日本藝術家作品,最近舉行群展Embodied P ......
(2025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由1970、80年代的「垃圾蟲」到如今的「清潔龍阿德」與「提子」,政府的不同吉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近日社交媒體Threads上有網民自製「政府吉祥物tier list」,提子、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黃迪,行內人尊稱他「黃迪叔」,香港第一代動畫師,於上月下旬離世。資深動畫及短片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清明,天氣陰沉,匆匆而過的行人,大多手持一束帶露的白菊花。祭祀與喪禮,為何總是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早在「想東想西——英文方塊字書法教室」展覽開始前,香港藝術館的玻璃外牆已貼上中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4月4日,既是兒童節,又是清明節。一邊寄寓對年輕生命、對未來的期盼,另一邊是悼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伴隨着幾場陣雨,一陣寒潮,藝術三月轉眼就過。過去的3月,你看了幾場展覽,入過幾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紐約近來最熱門的展覽,Laura Owens在切爾西Matthew Marks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然則看畫不能只看畫。塞尚和雷諾阿的畫在香港時,有人更留神隨法國博物館來的精雕古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朋友在倫敦的首個個展開幕,當然要來一個專訪。來自巴西的當代藝術家Ana Lui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搬!身旁的日本人對搬屋這件事如臨大敵,因我們付不起天價般的搬屋公司全餐。在這平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問ChatGPT,它說「藝術是主觀的,沒有絕對答案」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在香港上映近一個月,筆者直至此刻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在Art Basel、Art Central一輪急攻下,面對大量的現代和當代藝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雖然藝術3月已過,但想一站式參觀多個畫廊也並非難事。單單位於中環核心的H Qu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月虹又稱作黑夜彩虹、黑虹,為月光折射產生的彩虹,需要各種天氣因素配合才能看到,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人來人往的太古廣場中庭,忽爾出現3隻比人還高的昆蟲?熟悉本地生態的人或許會認出 ......
(2025年4月4日)
【明報專訊】3月尾,繞不開的除了逐漸回暖的天氣,還有城中藝術熱潮。Art Basel香港展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當大小畫廊爭相吸引遊人目光,一名外星人悄悄於場邊着陸,揚言要做星空海盜,象徵展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親愛的《開眼》讀者: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畫作是不是愈大就愈好?喜歡買樓上車的港人,有沒有想過有多少畫作,「呎價」比你家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藝術三月,城中各大藝術盛事爭相綻放之際,遠在南區一角的SC Gallery卻選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從小老師教導分享是美德,一班藝術家在香港藝術中心14樓香港歌德學院內,則不斷共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為什麼香港又叫九龍?」3年前,啟德體育園高級總監藍列群遇到中國雕塑家任哲的提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因緣際會,在一次建築學系老師的聚會上,我意外遇見了傳奇的荷蘭藝術家弗里森多普(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有人說藝術創作是透視靈魂及意識的一種方法。如果對照不同藝術家於同一時期創作的作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要數時下舉世知名的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絕對位列榜首。多年來,於德國留學及定居的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記得3月頭時出過一個「確切感受到在東京生活的事」的Ig story:日本米價已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香港話劇團選擇在壽臣劇院上演《纏眠》(Sleep),是明智之舉。親密的劇場空間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離開黑盒子,移至非傳統或戶外空間欣賞劇場,說故事的不止演員,身旁的粗糙磚頭、樹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戰後英國百廢待興,令當時剛興起的粗獷主義滲透各式各樣的公共建築。除上期(3月2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珍罕的古畫、花瓶等古董藝術品是收藏家醉心的寶貝,但原來和科技、歷史有關的東西都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自佳士得亞太區總部開業以來,今次首次在Art Basel Hong Kong期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繁忙的都市人不斷追逐科技與物質,常常忽略生活中的細節與四周的變化。在人潮絡繹不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人生是一趟旅程,沿途的風景與遇見的人事物,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插畫家何達鴻(J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如果你是漫畫迷,或是對超級英雄情有獨鍾,那麼對國際漫畫藝術家Pat Lee該不 ......
(2025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有人說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羅淑佩是「貼地局長」,也有人稱呼她「首席Helloss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3月是藝術月。今年政府推「香港藝術三月」網站,綜合節目資訊,英文名「Art M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繪畫不過是另一種寫日記的形式(Painting is just anothe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中分盤髮、濃密一字粗眉是墨西哥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的特徵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關於沉默,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有個浪漫說法:當舞台突然變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倒數3、2、1之後是歸零,還是一片空無?或許是一片未知的異域。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中,除了重複無盡的波點,鏡子也是常用的元素,早在196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在參觀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的奧菲主義展覽Harmony and Dissona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執筆之際,烏克蘭或有停戰的機會,或者長達3年的戰爭及糾紛終於有機會解決?如果成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名為「闇市」的肉丸串旁,伴着一碗用「生垃圾」(即是廚餘)煮成的粉絲湯。看看灰濁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看了由榞劇場主辦的「獨腳戲」系列:郭翠怡《My Therapist Said: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香港粗獷建築的研究由2020年開始,直至2023年中。長達3年多的歷史探索,除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2024年,「Brain rot」成為牛津年度詞彙,意指因過度消費瑣碎或單調內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春分剛過,天氣仍然乍暖還寒;即將在香港藝術月期間舉行的拍賣會,應節地以一系列象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邦瀚斯拍賣行剛完成紐約亞洲藝術周「中國瓷器工藝品——包含伯納德與法蘭芯伍德伉儷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據香港濕地公園資料,香港是候鳥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的重要停留地,每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香港藝土民間現正於觀塘海濱發現號02藝廊舉辦「『故鄉‧故事』游榮光水彩作品展」 ......
(2025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常說土地問題是香港發展最大藩籬,今年藝術三月前夕,藝術相關學系的大學生便在處理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踏入藝術三月,全港藝文盛事多籮籮,《開眼》也跟讀者一起來趁個熱鬧。《開眼》周年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又到3月,藝文界好熱鬧。「藝術三月」(Art March)如期而至,大如Art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電影《粗獷派建築師》近日上映,引發大眾對建築的關注。片中主角建築師Toth一生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關於月亮,你有什麼故事?雄仔叔叔(阮志雄)開始講古生涯講的第一個故事就與月亮相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畢加索(Pablo Picasso)哪幅作品最經典?大概有不少人會答《格爾尼卡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藝術家周翊琳(@ngy__)慶祝三八婦女節的方式,是一家大細到灣仔富德樓為展覽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徵候,在字典中的解釋是「事物發生前所顯現的迹象或徵兆」,醫生常以徵候推斷病情,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生命一秒一秒改變,有時不禁懷疑,10年前的自己,跟現在的我好像是兩個星球的人。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如果要說這幾年全世界在流行什麼風格,以下是幾個keywords:二次元、異維度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某天在墨爾本市中心和剛來旅遊的朋友閒逛,忽然有個女生向我們揮手,問我們有沒有興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作為歌劇迷,打從知道安祖蓮娜祖莉將於電影《美聲歌后:瑪麗亞》中飾演一代歌后瑪麗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傳奇舞者克里斯蒂安娜.莫甘蒂(Cristiana Morganti)在「香港藝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La beauté est dans la rue」,美麗的往往發生在街頭。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3月的香港藝壇非常熱鬧!各文藝團體舉行多項活動,而總部位處藝術大本營西九文化區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3月舉行的不少藝術活動也要購票入場,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Collect Hon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踏入藝術三月,各方潮流達人、藝術愛好者、音樂發燒友,準備好迎接讓人腎上腺素飈升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如果最近經過銅鑼灣食街@Fashion Walk,可能會發現這裏變得不太一樣, ......
(2025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方大同於上月21日辭世的噩耗,撼動了大半個華語及香港樂壇。記者打開串流平台,點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2025年3月1日,樂壇地震。當天大家知道,音樂才子方大同於上月21日平靜而安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上周(2月28日)本欄訪問香港恒生大學藝術設計系助理教授蔡曉瑩,她提及長遠發展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踏入藝術三月,全港藝文盛事多籮籮,〈開眼〉也跟讀者一起來趁個熱鬧。〈開眼〉周年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Court!」全體站立,法官入座,互相鞠躬,坐下,開庭。這是香港開庭審訊前的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吸——透過口罩的空氣略帶潮濕,穿過鼻腔、流入肺部,或會引起一陣咳嗽,再引來一眾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 「巾幗不讓鬚眉」、「女中豪傑」的老調子早已唱完,明日為「3.8」國際婦女節,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沙迦(Sharjah)對很多人來說都比較陌生,但對於藝術圈的人來說卻耳熟能詳。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前幾天看了美國藝術家Mike Kelley在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如果每個人把家中所有物件一一列出來,恐怕都會驚訝,一個人活着,怎麼會需要那麼多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左走還是右走?在中環的閒晃一日一日增長,漸次成形了記憶的場景。左走,爬天橋和坡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最近在澀谷吃的一餐飯,可形容為非常hardcore。輕輕撥開寫着「代替屋」的暖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時間倒流至2002年。演員盧鎮業就讀中四,第17屆世界盃如火如荼地舉行。正值青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巴黎除了是浪漫花都,時裝與藝術亦是城市形象關鍵詞。趁着2024年巴黎奧運,法國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哥窰作為宋代「五大名窰」之一,其出品是不少藏家夢寐以求之物,著名意大利時裝模特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讀書與旅行,一靜一動,一個漫遊紙上無垠宇宙,一個腳踏土地探索大千世界,看似性質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位於地下的咖啡店有如渴喝門面,一看那充滿異國風情的裝潢,就知這裏與旅遊有關。S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對不少人來說,邊閱讀邊歎咖啡是享受me time的最好方式。在鬧市中的三聯書店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數字藝術博覽會(Digital Art Fair,下稱DAF)未能獲文體旅局文 ......
(2025年3月7日)
【明報專訊】Chiikawa、龍珠、007電影,都是街知巷聞的IP(Intellectua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近日「IP經濟」高唱入雲,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又提及要推動發展「文化知識產權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單足立起趾尖快速旋轉、雙手打開向前伸展,緊接馬上跳起、雙腿在半空中互相拍打……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雨水已過,驚蟄未至,再迎春分、清明、穀雨……春天就這樣一步一步走近,在雨中,淅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連續做一件事66天可養成習慣;花上10年研究某個領域會變成專家。利志達創作漫畫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城市中,時間如河,在話與話的間隙裏、在人潮擁擠的地鐵月台上、在萬家燈火亮起的瞬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今天我們所做的作品,猶如僅為後世而作,因為對現今當權者而言,我們的所作所為是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有咩令你幾十年嚟無論打風落雨每日都要畫畫?」「因為愛囉!」這不是颱風時的迷因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Zineb Sedira在1980年代從法國移居英國,她有了第一次移民外國的經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從日本有職場文化這概念開始,「變成菠菜」是成為出色的社會人一項重要技巧。菠菜的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判斷建築師張永和喜歡什麼,可能沒有那麼難。辦公室放着——雕塑家賈科梅蒂(Alb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美國科幻小說家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新一季春拍即將開鑼,佳士得20及21世紀專場將於3月「香港藝術周」期間舉行,率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即將舉行的佳士得20及21世紀日間拍賣中,有不少載譽歸來的藝術家作品。其中Ch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文人藝術空間Literati Artspace將於3月參加Art Centra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誰說文學只能拿着書本閱讀?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巨型黃鴨2023年訪港,掀起熱潮,2013年在台灣以高雄為起點,亦曾經帶起全台 ......
(2025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底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文體旅局時任局長楊潤雄指,文化藝術資源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在晴空中尋一片雲,在山海間望兩棵樹,在暗夜裏綻三四朵煙花,在空白中繪五光十色世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太初之始/由極端開變……來踏進萬尺千世領域」走入昏暗的展覽場地,腦袋裏自動播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在城市中「浸」足一個星期,一到周末,大家好似都鍾意行山。朝而往,暮而歸,山中之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2月21日,是為國際母語日。宣傳保護語言、避免語言消失,除了關乎文化多元與否,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妳告訴我那座城的事。」在新書《城與不確定的牆》中,村上春樹筆下的少女說起那座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第一次看到William Edmondson的石雕,是在布魯克林博物館的美國藝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一年半前開始討論的一個聯展,一眨眼就來到展覽開幕。展覽名字「Walk with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他們就把你下葬了。他們說:撒一把泥土;我就做了。他們說:鞠三個躬;我就做了。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早前收到公司公告,因為保安理由,提醒大家不要在公司電腦或電話上安裝DeepSe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星期六,用一整日坐在戲院,感知時間。望向熒光幕,有人用數年時間,記錄下已經成為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平日中午,甲級寫字樓裏正舉行一個古典音樂會。早在開始前已坐滿大半位置,亦有幾排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奧地利與捷克通常都是旅人到中歐旅遊的首選。除了一些有着美好景觀的小鎮,兩國首都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衛斯理科幻小說常提及一些宗教寶物出土時發生的連串奇情故事。最近,蘇富比展示一批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美國加州的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將舉行「城市傳奇」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深水埗是一個怎樣的社區?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DX設計館展覽繁多,欣賞完深水埗設計後不妨放眼亞洲,前往2樓的設計博物館欣賞「 ......
(2025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今個新年香港賀歲片反應欠佳,反觀內地戲院人潮洶湧,為見「哪吒」一面,說的是總票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時逢二月十四情人節,前天又是元宵佳節,恰好來談談有關愛的藝術。同為劇場作者的羅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創作者最大的恐懼是什麼?電影監製及編劇文佩卿回答,是「辛辛苦苦地創作但最後這個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家是何物?是心靈的歸屬,還是短暫的居停?歡迎來到穴居年代,人活在無限壓縮的都市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情人節的關鍵字是什麼?大概是「愛」。今日,有人說出愛,有人聽見愛,亦有人看見愛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時逢二月十四,有人歡喜有人愁,一廂為如何歡慶情人節而不落俗套躊躇時,另一廂或仍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那場雨是什麼?」早前,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引起一眾文學愛好者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甜品進駐博物館,「有得睇無得食」,似乎令大家痛苦多於滿足。海牙博物館(Kuns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吹起「本土化」之風,本地文化備受關注,粵語流行曲得到樂迷的歡心。其實香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時,同住的阿妹向公司請假回港一周。去年秋天我已回過一次,所以今年新年,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12月的下旬開始,是墨爾本的盛夏慶典:長達兩個月的暑假、1月中的澳網、夏日聖誕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想註冊一個新帳號,你需要先看穿數個扭曲的英文字、數字;想網上付款,你需要先用滑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說起宗教建築,讀者可能會想到教堂的彩繪玻璃、廟宇的木建築、清真寺的圓形拱頂等對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近來全球經濟放緩,奢侈品表現疲弱。兼具奢侈和投資特質的拍賣品行業,交投雖然依然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1874年4月15日晚上8時,一場改變藝術史的展覽揭幕。莫內、塞尚、雷諾阿等在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說起設計,不少人以美學角度切入,但論好的設計,還要兼顧實用和可行程度,背後總少 ......
(2025年2月14日)
【明報專訊】從1月25日至2月中,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聯同日本當紅IP「吉伊卡哇(Chiika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新光戲院結業在即,告別作《粵劇特朗普》一票難求。戲院外簇擁的觀眾,其中竟有不少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紅磚白牆的藝穗會,建築立面寫着「Art + People = Fringe C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一部電影的開場是在飛機上交媾,結尾在重慶大廈裏共赴巫山,中間還是連場翻雲覆雨,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街市入面有個展覽?小小的舖位可以講什麼?獨立創作者于惟嶼(Shena)、陳悅萌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時間快轉至初十,慣於冬眠的蛇都已被趕出被窩,重回忙碌的日常。不過蛇最耍家的便是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曾經聽過蝴蝶效應,氣象學家說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便可在一個月後的得克薩斯州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去年初我在這個欄目介紹過一個「半私營博物館」,The Wallace Coll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前排在研究新的物料,去了一間位於東京偏遠地區青梅市的紙製品店。在那裏遇上一個年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摩理臣山的麻石牆被漆上一笪一笪色塊後,署方推了個無名的「專業策展人」出來扛責任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曾經作為上海文化地標的獨立書店季風書園,去年秋天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重新開業。我在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穿著東北棉襖的機械人登上央視春晚,邊跳秧歌舞邊轉手絹。看見此般藝術與新科技結合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位於英國索爾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的百周年大樓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相比傳統的畫作雕塑,展示空間相對大的裝置藝術作品是冷門得多的收藏項目,而影像裝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3月尾舉行的Art Basel Hong Kong是城中藝壇年度盛事,半島酒店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你曾在傳統影樓拍攝全家福嗎?昔日,許多家庭都會在農曆新年或特殊日子,盛裝前往影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說到影樓的獨特魅力,怎能忽略了昔日「調色大師」的絕活?以前影樓拍攝的黑白相片, ......
(2025年2月7日)
【明報專訊】「雲層上耀眼生光/看煙花悠悠地降」鄭伊健唱的一闋歌道出煙花之態。煙花,煙消雲散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新年快樂,恭喜發財,年年有餘……「新年劃出的時間點,只為提醒在覺得每天都一樣的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書中的二月/某些動作與陰影」,朦朧派詩人北島的《二月》以此句作結,同時也是舞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又是新年,想必近日大家都忙於穿過人頭湧湧的花墟與街市,手拎五花八門的禮盒與菜餚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兩頭蛇、大懶蛇、蛇蠍美人……對比起「龍」,人們對「蛇」的愛意少得多。為了聽起來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我們能夠用耳朵去「看見」什麼嗎?這不是詞語錯配的玩意,而是談論聲音藝術的可能。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自去年底開始舉辦的坂本龍一大型回顧展「音を視る 時を聴く」(觀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前不久,第3屆新加坡藝博會(Art SG)在新加坡金沙會展中心舉行。我與友人一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柏林一些戲院動輒近百年歷史,對我這個成長於香港的影迷來說很是新奇;依稀記得父親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有人說逛美術館是人跟藝術品對話,然而這段關係往往多出一個人——他正在做一件事,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自從疫後一直未曾返「鄉下」日本,於是決定在2024年年底去一趟東京,順道去當地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雖然喜歡旅行,但疫情之後其實有點害怕出遠門,不是因為怕生病,而是怕好久沒有坐長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飲茶是香港人日常生活文化。無論是上酒樓一盅兩件,或是家裏閒情冲泡,甚至是便利的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茶葉以外,葡萄酒是另一個不少人喜歡收藏的品飲類別。佳士得將於2月4至18日舉行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據說金魚只有7秒記憶,所有煩惱都會在7秒後消失。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新春期間,「綻放大館」連續第4年以立體光雕投影照亮大館檢閱廣場。本地新媒體藝術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可否將「他」稱為新生代藝術家?2024年,「他」發表數字藝術作品,將藝術家蔡國 ......
(2025年1月31日)
【明報專訊】劏房在香港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可以是新聞裏恐怖的火災現場,可以是視覺上荒謬的人類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看展「眼看手勿動」是好多年來、好多美術館的金科玉律。就算近年美術館開始少用玻璃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老大哥在看着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我生平第一次進了寺廟,因為這裏的廟裏竟然有無障礙通道。以前我經常笑稱佛不度輪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新春來臨,看慣了《嚦咕嚦咕新年財》中麻將大俠如何谷底翻身,不妨入戲院看今年各大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陶藝家梁祖彝(Joey)和自由攝影師成啟聰(Gary)合作,租下西貢鹽田梓空屋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我在中東過了3個不冷不熱的冬天,經歷了藝術季節的更替、改變及進步。去年2023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瓦拉東(Suzanne Valadon,1865-1938)這名字對香港人來說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聳立在六本木的巨型蜘蛛雕塑,是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1911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年底重溫自己過去一年的作品成為年度指定反省動作,然而更值得每年重溫的是觀賞過的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步出宋皇臺站,啟德體育園的指示牌多之外,印有「香港主場」的橫幅亦引人注目,提示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提起管弦樂團,腦內不禁浮現出上一次欣賞音樂會的場景:台上,金黃色燈光照耀着昂貴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版畫是有逾千年歷史的藝術創作方法,現存於英國大英博物館中的最早版畫是製作於唐代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繼早前Art Central搶先公布將在3月於中環海濱舉行第10屆展覽,數字藝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都說麵包店是現時的流量密碼,A&G Boulangerie在中環新開張,浮誇的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JPS Gallery位於的士丹頓街88至90號,曾是昔日中環唐樓建築群「卅間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農曆乙巳蛇年將至,各大商場、超市又染上一片紅。揮春、利市俯拾皆是,百家姓、祝福 ......
(2025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150年前,一群落選的藝術家自成一派,擺脫學院派規則,自組「印象派畫展」,彰顯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香港藝術館即日(17日)起的「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2024年9間香港電影院關門大吉,票房收入倒退到2011年。可是,〈開眼〉小隊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臨近「九七」的1992年,中英劇團演出了《客鄉途情遠》,講身分認同、講移民,獲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密林、鳥鳴、婆娑樹影。在高溫蒸騰的柬埔寨金邊,來自世界各地的5位藝術家在一個共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Friday小隊69期向來強調藝術要平易近人。偷偷告訴你,我們對高級畫廊的氣場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要數近來在東京不可錯過的展覽,莫過於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現正舉行的已故音樂家坂本龍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在看畢《完美證供》後,筆者站立拍掌,香港觀眾非常不習慣這種表達欣賞的方式,但還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挪威聖誕新年期間(挪威語稱為Romjul)總是特別靜,因為普遍節目是與家人團聚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年尾年頭見完香港的朋友,充一充電後,回歸生活。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在紐約生活,公共圖書館的便利服務幫我省下了不少買書(尤其是昂貴畫冊)的錢。我通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進入書寫時間被無限壓縮的年代,前人依靠書寫紓解內心喪慯的方程式,是否仍然奏效?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日本人氣鋼琴新星角野隼斗(綽號Cateen),本月初應「港大繆思樂季」邀請再度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1、2月是香港收藏拍賣界別的淡季,買家多會趁這段時間到其他城市尋寶,其中一個近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Bob Dylan和The Beatles樂隊是搖滾史上的兩大傳奇,他們透過共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觀塘工業區向來充斥一種講求實用、明買明賣的生意氛圍,原來卻有許多小型藝術工作室 ......
(2025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2024年度叱咤頒獎禮宣布賽果後網上惹爭議,有文化評論人撰文擔心香港出現不鼓勵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台灣各地都有類似街頭表演許可證制度,以台北市為例,通過試演的表演者可獲批兩年許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最近東京城中一大盛事,乃坂本龍一日本最大規模展覽「觀音‧聽時」,蔡芷筠(Ger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有香港藝人在社交平台貼出自己7年前的舊照,寫道「就問你們敢不敢把七年前的放上來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10年多前,香港舞蹈團將馬榮成筆下的漫畫《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寧願永遠/永遠停留在/想像之內/免去細節的傷害」寒流襲港,今個周末比起衝入寒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澳門要面對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這道「必答題」,剛上任的新特首岑浩輝提出「嚴格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藝術家都要食飯,藝術家父母都會退休。「父母退休」四個大字落在退休制度薄弱的香港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去年新年寫過〈醉愛東京〉(刊於2024年1月5日),記下東京街頭充滿嘔吐物的光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在墨爾本費茲羅伊(Fitzroy),有一家咖啡店Calēre,內裏掛了幾幅很漂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一個藝術展覽是什麼態度,從進門那刻,看它用什麼作品來「歡迎」人們就知道。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隱身幕後,為香港攝影藝術家、博物館及收藏家專業印刷相片四十載的王建賢(賢哥),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由設計電影片頭到舉辦大大小小動態設計論壇,法國動態設計師Kook Ewo不僅是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外形恍似天外異客,不賣萌,反而長得愈有性格愈受歡迎,說的正是從日本紅到香港的塊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北角藝術空間「油街實現」現正舉行的展覽「五臟」,竹藝藝術家林嘉裕提醒觀眾,不要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你還記得上次查看紙本地圖是什麼時候嗎?身處「一機在手任我行」的電子地圖時代,紙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除了音樂和電影,英皇娛樂最近也「踩過界」舉行藝術展覽,將其位於銅鑼灣的0 e: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過去一年間出現了大小與形式各異的充氣裝置,先有3月日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充氣建築的核心概念是利用氣壓或氣體填充充氣薄膜,創造穩定且輕盈的空間。根據結構 ......
(2025年1月10日)
【明報專訊】上回(刊於2024年12月6日link.mingpao.com/83518.h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今期「講好香港藝術史系列」受訪者徐曉瑜(Enid Tsui),新年前參加Par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由明代馮夢龍《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到後來田漢改編的京劇《白蛇傳》,許仙與白素貞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最近幾年,大家似乎都習慣了告別。喜歡的唱片舖會執笠,常去的戲院會結業,親朋好友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全年度有幾多首歌/給天天的播/給你最愉快的消磨」……又是一年過去,社交平台處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從溫州街七十四巷鄭先生的家到溫州街十八巷的臺先生家,中間僅隔一條辛亥路,步調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上期提到,每年年底的時候總會有不少重要的展覽開幕,而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在蜘蛛造型的巨型金屬雕塑下等人,兒子十十指向雕塑:「你睇吓,蜘蛛裏面有啲嘢。」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陌生人你好。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20世紀初,Belle da Costa Greene在紐約過着最時髦的女性知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給大家的文案:有時學會愛自己,擁抱自己嘅同時,都要慢慢接受多點藏在深處嘅自己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最近在M+舉辦的「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展覽,再次令貝聿銘這位一代華人建築師成為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剛迎接完新一年,已迫不及待為國際盛事2025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倒數。「創造閃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隨着壓軸登場的保利香港秋季拍賣會早前結束,為2024年圓滿收官。保利秋拍以國書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剛踏入新一年,無論是拍賣行或藝廊似乎也在這個時間休息,未有大型展覽或拍賣活動,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身處城市叢林中的我們,或許很難想像原始熱帶雨林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例如在印尼蘇門 ......
(2025年1月3日)
【明報專訊】提到法國,你首先想到什麼?大革命、巴黎鐵塔、康城影展,還是每年都在香港舉行的法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香港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正在發生。如果要我選,我會對電影史感興趣。」日前,法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新年將至,你如何傳達對朋友的問候?或是面對面食餐飯、談談心;或是在WhatsA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One is not born, but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宣布2024年的年度詞彙是「brain rot」(大腦腐蝕)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港人常聽到香港要推動中外交流文化,但自「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概念提出以來,有機會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我在萬呎高空中看了以世界末日後的貧瘠世界為背景的電影《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比起賈克.普維(Jacques Prévert),香港人可能更熟悉雨果;但普維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來到日本兩年,即將第3次在東京跨年。雖說如此,我卻在今年3月才從語言學校畢業,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M+新展「造物記」的作品可以說是半舊半新,大部分是M+的藏品。當中5件以數位科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設計系讀什麼?是否只在乎型格時尚的產品?地踎的日常物件是否也納入考量?本期《開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木材是自然,混凝土、水泥就是人工嗎?在日本建築師隈研吾眼中,自然材料的界線模糊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從林夕的「如煙/因給你遞過火」、「三千春江水/暫住寂寞天空/逛夠了世界/撇進了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在歷史中,兵器不僅是冷冰冰的戰爭工具,亦是統治者權威的象徵,宗教儀式中不可或缺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富藝斯私人洽購部門PhillipsX正舉行中國水墨家李津的個人展覽「李津:猛龍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可曾想過在另一個時空的香港,吸毒合法,吸了非官方出售的毒品才算犯法?華人若沒有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大家知否從前的跑馬地馬場全是一片沼澤,英文名稱之所以叫Happy Valley ......
(2024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2024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本地盛事?是跨年時的維港煙花;陣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Chill Guy,一個穿著灰色毛衣、淺藍牛仔褲配紅色帆布鞋的擬人化小狗角色,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當新派水墨畫不斷創新,甚至融合當代藝術概念,「水墨」兩字的定義會否有變?記者向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穿過重重展廳,伴隨天窗灑落的暖光,映入眼簾的是半圓形樓閣中10幅一字排開的「數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明天(21日)是冬至,一年中日照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只知道家裏會遵循習俗吃湯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時間該如何丈量?文獻中的歷史可以如何重新想像?致力推動研究藝術及藝術史的亞洲藝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不知道多少記者的書櫃上,都會有一本厚厚的《權力掮客》(The Power Br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下年是挪威大選,所以現在年尾已有很多大選的新聞報道。看暫時的形勢,右翼保守黨及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朋友是個很稱職的日本媽媽,我常常不知道她的活動資訊是從哪裏得悉的。有天她傳我信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繼10月尾看了《麻雀(死)在物流貨倉的那個晚上》,11月至12月又一連看了3齣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1952年,璇宮戲院落戶北角;1959年易名為皇都戲院,皇都戲院大廈和商場相繼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得知虛擬音樂組合Twinkle,是在11月初打開社交媒體時滑過她們的音樂會廣告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資本主義主導世界的21世紀,該用什麼來衡量藝術成就?鏡頭下粒粒都是天王巨星,拍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在上環東街斜坡上,有一間落地玻璃窗設計的店舖,店內光線充足,牆上掛着色彩奔放的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明式家具到底多受人追捧?上月由佳士得香港舉行的「嘉木留芳──『木趣居』精選明式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聖誕本是歡天喜地的節慶,但83年前的12月25日,香港經歷了史上最黑暗的聖誕,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赤柱軍人墳場十字架後的草地滿是花崗岩墓碑,書有香港戰爭的傷痕。不止墓碑上記載的 ......
(2024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破.地獄》導演陳茂賢曾在訪問時回憶起該劇創作之初:講述婚姻故事的喜劇《不日成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有沒有哪個瞬間,令你覺得你好鍾意你的職業?」面對這個問題,演員梁雍婷(Rac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在香港,你最喜歡哪個廁所?若時常往返於金鐘,想必會對太古廣場(Pacific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我是羅偉祥,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在自傳《阿祥奇遇記》中,羅偉祥(祥仔)這樣寫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我」之外是何物?再構造劇場即將以讀劇形式上演該劇團藝術總監甄拔濤「客體性三部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Lonely Christmas將至,熟悉的音樂又將席捲耳畔。趁着「All I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說起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一時之間或許聯想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說到濟州,除了花田、藍天海岸的畫面,你還想起什麼?最近在Netflix重看韓劇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John Ho(何達鴻),我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高中上美術堂時,第一次在Pow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什麼是一個好的演員呢?導演翁子光說,他的新作《爸爸》之所以邀請劉青雲來拍,是因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談到書展,香港人一定會先想到每年暑假在會展的書展吧。琳琅滿目的小說、實用書、散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說起紐約,往往令人聯想起車水馬龍的城市。混雜的街道、嘈吵的地下鐵路、馬路旁升起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下,音樂產業的創作與表演模式已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眾多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在藍天白雲的晴空之下,街道卻被黑夜籠罩?René Magritte《光之帝國》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超現實主義經過百年發展,已成為重要的藝術流派,香港藝術家LOKKI的作品也受超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為期3年的西貢海藝術節就像漣漪一樣,以西貢市為起點,由首屆的鹽田梓、橋嘴洲,慢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今年4個地方都有新增的藝術品,想一日內快閃遊勻4地?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官方列出 ......
(2024年12月13日)
【明報專訊】年底終於傳來好消息——巴黎聖母院完成修復,並於12月8日重新對公眾開放。201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已故香港雕塑家麥顯揚的作品,通常都由兩部分組成。1991年的《快活谷之書》就有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解構主義、去殖民理論……這些學術名詞好難懂。藝術史家祈大衛(David Cla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2024年快完結,還記得今年看過什麼印象深刻的劇場作品嗎?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處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從學校到職場,或許人人都做過生涯規劃。一張量表,幾條題目,加上興趣愛好、年齡性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若要說起近日熱門話題,必然繞不開《破.地獄》。電影中那架紙紮黃色跑車,引起哄笑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這一側,萬串紫藤,如霧如雨;那一邊,海浪翻湧,藍鯨暢游。面前是輕柔的花香與微涼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感恩節前一天,我來到紐約切爾西畫廊區,準備去看Cecily Brown的畫展。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11、12月的倫敦其實文藝活動不少,畢竟是年尾,會有特別的展覽或表演。但是我最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粗角灰石頭,襯着淺藍,柔柔虛虛的側身人輪廓灰線;厚重的實色的白,恍如煙霧;大方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受獨立策展人Hikotaro Kanehira和Olivier Mignon的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設計很多時在製造欲望,吸引人佔有物品,人看似擁有得愈多就愈有價值。香港設計節d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一年容易又Clockenflap」那是若干年前我在朋友間所說過的一句話。作為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在現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中,大部分人都會留意晚拍,因為聚集了整季的天價頂級作品。但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油尖旺既是18區中面積最小,也是全港最熱鬧的區域之一。當中旺角、尖沙嘴都是潮流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羊毛氈分為針氈與濕氈,是次展覽作品皆為羊毛針氈,是種利用特殊戳針的手工藝創作。 ......
(2024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紅色巨心今年初登陸香港,之前有黃色橡皮鴨去年「攜眷」再臨。來到2024年尾,曾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幾位藝術家早前為《開眼》周年主題「接觸」(Encounter)創作封面,畫作和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2019年,為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共建人文灣區」內容,「粵港澳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走在街上見到人摔倒,你想笑,但不能笑。如果見到小丑摔倒,你就可以自由地放聲大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近年政府致力將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具體可以如何實現此目標,於1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一年容易又冬天,意味着每年一度的Clockenflap又將來臨,無論是搶到飛、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北島敬三貌似是冒險蠻幹的攝影者,實際上堪稱深思熟慮型。作品乍看上去漫不經心,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東京時常有很多展覽,其中常見的策展是人物的誕辰或逝世紀念回顧展,每個月都不下數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前不久,我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看了一場獨特的微電影展。為何說它獨特?其一,這些影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9月、10月,兩齣大型舞劇——中華文化節的《明月耀香江——寧波市演藝集團:舞劇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隨着冬季到來,歐洲各地的聖誕市集再次點亮了街頭巷尾。這些市集不僅是節日氛圍的代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的士在香港是惹火的公共交通工具,只因害群之馬拒載、兜路和濫收車資,敗壞的士業界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日本的現代建築脈絡中,由原廣司為首的系譜裏,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當代建築師,如山本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香港人習慣居於石屎森林,日常生活與大自然的連結薄弱。但在鬧市邊緣,嘉道理農場暨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隱身香港公園內的香港視覺藝術中心(vA!),是個旨在促進藝術創作和交流的多功能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隨意逛街,可能會在街頭巷尾遇到「吉舖」,雖然未知能否延續「執10間開16間」的 ......
(2024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破.地獄》為活着的觀眾「破地獄」,屢破港產片票房成績紀錄。電影海報在有限的平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早前,本報記者北上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文博會),觀他山之石,思考香港文化創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這就是那件網紅文創(商品)嗎?」一個少女邊指着粉紅色杯造型磁石貼,邊向杭州文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我相信這會是一套沉重但充滿愛的電影」,《爸爸》導演翁子光在亞洲電影節放映後如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大三巴、觀音像、媽閣廟,景致真優美」,由本土民間宗教到西方基督宗教,一句廣告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我希望……香港落雪。」話說前幾日上飛鵝山頂賞夜景,在微涼的夜風中,突然想起電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不再流浪了,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寧願是時間的石人。」曾任職基隆港務局的詩人鄭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人們對戲劇的沉醉,或是源於暫離現實的快感。如果脫離現實或是神遊過久,回歸現實時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如果閣下有欣賞表演藝術的習慣,在過去的兩個月一定被選擇困難症煩擾。香港演藝博覽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巴黎歷史博物館(Musée Carnavalet)由即日起到下年2月,舉辦一個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之前因工作關係,認識了藝術家櫻井万里明。我先是被她筆下奇奇怪怪的生物吸引目光,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Art Tech(藝術科技),還是「呃Tech」?藝術科技躍升香港藝壇新貴,注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上海園區新辦公大樓近期落成,這座建築由英國著名的福斯特建築事務所(Fo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今年90歲,身兼收藏家團體「敏求精舍」3任主席、攻玉山房主人的葉承耀,是全球最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港產片《破.地獄》繼《九龍城寨之圍城》後,再次掀起入場睇戲的風潮。作為觀眾,除 ......
(2024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香港是間大型精神病院嗎?「同意,絕對同意。」藝術家楊秀卓不假思索答道。最新個展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今期封面邀得本地插畫師葉偉青(Felix Ip)創作,有別於充滿本土情懷的機體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春去冬來。雖則《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未見影,2024《施政報告》先提及多項文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我根本不想出生在這個家,我有得選嗎?」女主角小雁歇斯底里地向母親說出這句不知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1930年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致信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討論「為何會有戰爭?」(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 「人是生活於一個時代裏的,可是這時代卻在影子似地沉沒下去,人覺得自己是被拋棄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徐月霞穿著米色針織套裝,戴着白色毛線帽,清瘦,但眼神明亮,射出生命力。今年她5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最近在瓦簷下天花上的「怪盜」又出現,總是傳來怪聲。兒子有時聽到翅膀拍打的聲音,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10月尾看了由劇場方程式推出的《麻雀(死)在物流貨倉的那個晚上》。劇本原名是《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兩年前逝世,除了傷心,亦留下了一個大問題:究竟英國何時不再行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歡迎大家來到生物煉金投資公司!」藝術家詹昫嵐帶點奸狡演繹這家公司的老闆。虛擬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傳統的小學和中學的操場空間總是呈現出一幅高度相似的圖景——長方形的操場,它幾乎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畢加索、莫內、康丁斯基,都是巨星級藝術家,藝術館中只要有其中一人的作品,也定必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以影視類型拍品為主打的朱利安拍賣行,將於11月20、21日舉行年度音樂紀念品盛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大角嘴是個感覺模糊的社區。西邊填海而成的「奧運」奪去了它的海灣生態,東接旺角又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對於「家園」,你有哪些想像?是童年遊玩的廣場、成日相見的維港,還是晚餐時浮動在 ......
(2024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扎根本地多年的「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歷經去年主辦機構高層人事變動,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開眼》創刊一周年,問答遊戲進入第二周時迎來第一位讀者選答「假如你是策展人」一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霓虹燈牌閃耀之前,有設計師手繪草圖,對每一盞燈精研細算;「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 《開眼》創刊一周年,遊戲贏家最後召集!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一場拍賣會,叫價,落槌,「價高者得」的遊戲規則深入人心。但即將在香港大會堂上演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明代劇作家湯顯祖於《牡丹亭》題詞一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美國換屆大選、俄烏戰事僵持、以巴衝突加劇,天下間風雲變色。靜默於香港中環佇立着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大乘佛教經典《金剛經》中所言,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現今最重要的東西往往是『極度細微』(infinitely small),你看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藝術源於生活,生活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為何有的時代藝術生猛,有的時代藝術溫吞呢?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距對上一次到新加坡旅遊,原來一覺醒來已十年。十年的變遷,在這個真正的國際大都會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早前講過上京,今次講講遠征。「遠征」(えんせい)是指「離開自己居住的地域,往其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1902年10月26日文特諾號(SS Ventnor)駛離新西蘭,前往香港。出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等待《音樂遊樂場》新書分享會開始時,場內音樂一首接一首播,純音樂琴聲剛響起,身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中華文化中,龍代表皇帝權威,只有皇帝御器才會出現五爪龍。在不少藏品中,大家會發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剛於上月底舉行了Under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一個世紀以來,利園區從一座山丘逐漸演變成為今日繁榮的潮流集中地,利氏家族在背後 ......
(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電影《新活日常》裏,公廁清潔工人平山會在午餐時拿出最愛的Olympus菲林相機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秋風起,取出衣櫃裏的針織衣穿上,細看織布上的紗線彎曲成圈,環環相扣。但除了印象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聾人聽見些什麼?骨折的「咔嚓」聲如何呈現?想要雨聲,天卻遲遲不下雨,要怎麼辦?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現代人交友或會加fb、Ig,或會交換卡片。回到約170年前,人們同樣使用名片—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不知讀者是否留意過《開眼》封面?有本地藝術家創作,期盼啟發讀者大開眼界;有「美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南瓜、糖果、骷髏頭。10月在萬聖夜的「Trick-or-Treat」中結束,1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倫敦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最近有一個梵高(Vi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不務正業」,大概是最適合當代藝術家的形容詞。不是說做藝術等於不務正業,而是當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以急流河岸為展覽場地的「藝術激流」來到第二屆,這次我和6歲的兒子也泛舟急流去了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記錯了。行來來回回趟的樓梯盯着門口接待處的一群阿姨才忽然覺察記錯了微波國際新媒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從前看過一張照片,一個女人坐在一台腳踏紡車前,膝上臥着一隻長毛白兔。她從蓬鬆的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日本戰後建築界巨匠之一 ——村野藤吾(Togo Murano),1891年出生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香港最近有間新的私人博物館——「古魏博物館」開幕。乍聽名字,還以為是專門展覽古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古魏博物館除了有各項展覽,亦設有餐廳雙茗匯,陳列了大量與餐飲相關、按主題分類的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陶瓷一燒出來,它就是永恆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器物主任(副研究員)王冠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今次「陶人新語」展覽,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另一展覽「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日本漫畫家藤本樹的《驀然回首》(ルックバック),是半自傳式作品,主角出道與成名 ......
(2024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以瘦長「1」字狀人像聞名的已故瑞士傳奇雕塑家賈科梅蒂(Alberto Giac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原來不是只有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1997年,《香港製造》上映,導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幾張摺櫈、一部投影機、一幅白布,長洲的某間士多前,幾十人迎着浪濤觀賞一部關於這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家住大西北,乘車過海到港島的時間足以飛一轉台灣。灣仔銅鑼灣,很遠……柴灣西營盤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開眼》創刊一周年,精彩遊戲仲未完!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談論垃圾和糞便,尤其對都市生活模式而言,似乎丟進垃圾桶或經馬桶冲走後就「眼不見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一陣旋風在我胃內翻騰,身體時冷時熱。我的意識被身體的不適拉走,強烈地渴望安全及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自5月29日起至11月4日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日本家傳戶曉的資深演員西田敏行,於本月17日被發現於家中離世,享壽76歲。西田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由最初的食花生,到商業和藝術的關係,再到香港藝術資源,鄭志剛辭任新世界發展行政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倫敦地下鐵不少線道已逾百年歷史,壓迫的環境及震耳欲聾的噪音常常讓筆者避之則吉。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看着眼前這個合上雙眼敲打着薩滿鼓、盤膝吟唱的年輕人,大概任誰都猜不到眼前人竟曾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正在閱讀這句的你,若安坐家中,請稍稍放下報紙或電話,仔細看看你的家具,小至一盞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每年10月底11月初展開的秋拍季節,就像預告一年將完結。在將告別龍年迎向蛇年之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香港今年首次主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統籌大灣區11個城市的文化和演藝活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骷髏往往象徵死亡,令人心生畏懼。日本藝術家ISHI illsynapse卻顛覆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太古廣場最近迎來色彩繽紛、充滿童趣的沉浸式藝術體驗,由日本著名平面藝術家VER ......
(2024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我告訴你們,不要看不起深水埗,沒有深水埗,香港什麼都不是。」作家陳寧在《枝繁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右手搭着左手托腮,你遙遙注視着的是平凡不過的日常事物——廁紙、清潔劑、牛角包、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社交媒體已成為古典音樂界的重要戰場,早前挾現象級聲勢登陸「香港大學繆思樂季(H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說到重慶,你會想起什麼?森林?大廈?麻辣火鍋?道地的重慶藝術家陶輝現於北京生活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適逢《開眼》創刊一周年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中華文明溯源」特展,今期《開眼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藝博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香港演藝博覽」今日落幕,來自世界各地的舞蹈、音樂、戲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小小的一隻圓頭圓腦,穿戴深褐披肩活蹦亂跳,走在街巷,隨處可見麻雀的身影。這常見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生活3年,我逐漸對布魯克林博物館生出一份獨特的感情。每當親友來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由8月到現在,剛好看了3齣編作劇場作品,分別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給美狄亞的男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最近嘗試重投社交網絡,不時在Threads流連。看到的內容不是音樂就是剛移民到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我在偷看妳的日記。」我說。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筆者最近在M+博物館看到貝聿銘的展覽,展覽中看到他生前在新加坡的作品。當中包括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轟隆轟隆,站在民族路和國華街交界,十字路口四方都有電單車蓄勢待發,待交通燈一亮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那是一雙體現了游牧與農耕民族千年碰撞的紅銅鎏金靴子,靴身爬着綠鏽,但湊近細看,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做「低頭族」有時都有好處,例如可第一時間發現地面上的特色渠蓋。近年香港行人路添 ......
(2024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哥斯拉「襲擊」港島,小孩「壓倒」觀塘舊樓……這些荒誕又帶點童趣的畫面,讓插畫家 ......
(2024年10月18日)
適逢《開眼》創刊一周年以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中華文明溯源」特展,《開眼》與大家穿梭於 ......
()
【明報專訊】政府撥款4200萬元、由《財政預算案》宣布起計籌備了逾兩年半時間,為期5天的首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開眼》編輯和記者今次被貓珊畫成貓,散落在《午夜香港》(圖)上。她近年作品多有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你上一次「發吽哣」是幾時?是在清晨返工巴士上、人潮洶湧的港鐵裏、空氣沉悶的辦公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曲《垓下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適逢《開眼》創刊一周年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中華文明溯源」特展,今期《開眼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又是一年登高日,《易經》中將「九」視作陽數,農曆九月九,兩個陽數相重,故名「重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400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南建造熱蘭遮城,國際貿易來往該地,自此翻開台南的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如果你喜歡電影,你都會知道韋斯安德遜(Wes Anderson)吧?如果你不知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韓國光州雙年展為亞洲首屈一指,今年風頭為由奠定「關係美學」的藝評家及策展人Ni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前段時間去蒲台島,這是香港沒水沒電,但依然有人居住的小島。這裏的126號燈塔,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轉眼來到2024年10月中,來東京滿兩年了。日語裏有一詞叫「上京」,指「從地方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漆黑的房間裏,你隨節拍舞動。恍惚明滅之間,你看到童年時大廳那部時而泛起雪花、時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當一個地方的出產物足夠本事,它就會成為該物件的代名詞——日語せともの(瀬戸物)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王羲之《蘭亭序》在書法界被奉為經典,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美譽,吸引歷代習者臨摹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WHATZ Art Curators Fair將於10月18至20日在香港JW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建築雖是死物,卻承載着活生生的歷史,透過歲月痕迹「說」故事。 ......
(2024年10月11日)
【明報文章】《開眼》創刊已一年,追稿追了近一年。近日離開藝文組,追追趕趕日子告一段落,也退 ......
(2024年10月7日)
【明報專訊】色澤溫潤的玉龍,長吻長鬣間照見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筆挺修長的玉琮,貴氣不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適逢《開眼》創刊一周年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新設「中華文明溯源」特展開幕,今期《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時代更迭,日新月異,要當一頭敏銳大象洞察萬物,不妨從打開感官開始。今期《開眼》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廣告說養大一個小朋友要400萬元,那麼培訓一個藝術人才需要多少錢?文化體育及旅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推銷員之死,戳穿美國夢的泡沫;一個藝術家之死,可會戳穿什麼?香港攝影藝術家黃楚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可以說的話,為什麼要畫?言語以外的世界無以名狀,卻依然存在、仍能感知。藝術家鄧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話說嗰日起身聽到韓國歌手IU的Autumn Morning(《秋日早晨》),「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我怕你最終連開心都不笑/時候來了/到那日人便完了」,記者在搜索欄打上「成長歌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行走在秋夜,常撞見「飛蛾撲火」。昏黃的街燈下,無數飛蛾扇動翅膀,前赴後繼撲向那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紙媒到底還有沒有意義?」……我一直都想試一下用這種大題目來開場。並不是想要用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Counting and Cracking是一部講述斯里蘭卡家族四代人從故土到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有時自覺幸運,掉落到的藝術圈子,都不乏有趣的人。要知道身在外地,什麼都不是必然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水龍捲在海港拉起一條跳舞腳的午後,樓頂被灰天空厚厚地壓,昏沉,絕對靜謐,T在其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被稱為「世界的丹下」的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Kenzo Tange),在日本各地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現當代藝術跟講究寫實、技法的古典油畫不同,給人的第一印象常帶點抽象,藝術家或以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香港漫畫家楊學德繼2022年的「好大個煙圈」後,再次跟馬凌畫廊合作,舉行個展「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油麻地是保存老香港氣息的繁華地區,屹立50載的老字號大安茶冰廳,由一度結業到「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每年一度的「香港中國國際紋身展」,即日至10月6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屆 ......
(2024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今期《開眼》創刊一周年,再次邀得本地漫畫家Pen So圍繞周年主題——「接觸」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如果你只有幾百、幾千元閒錢,可不可以做收藏家?雖然「收藏家」的字面意思,是收藏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甫踏出升降機,來到中環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記者便被橙紅色為主調的海報吸引,上面醒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推門走進10號贊善里畫廊,右邊牆上掛有一幅人像畫Aidan。畫中的紅衣長髮男子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風雨交加的日子,腦海中時常響起歌詞,「祈求風和雨吹我返故鄉的某處,異國沒法消除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谷埔怎麼去?」在搜索欄中輸入谷埔,可以見到不少「行山攻略」,全都指向同一條路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白天溫度高達40℃,人們不宜外出,令原本少人的街道更為冷清。極端的沙漠氣候令人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在東京夠勤力,淨做插畫真的可以搵食。這是我在香港想像不到的事。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繼奧運後,巴黎最大的盛事要數自1984年起每年在9月底周末,舉辦為期兩天的「遺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也許因為開始在香港創作表演節目,這幾年看完劇後,在離場的路上耳朵特別靈敏。最常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大英博物館內的圓頂閱覽室(The Round Reading Room)自18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一個人存在過的痕迹,要如何徹底抹去?或是沉入深海,在人魚的分食中化為烏有;或是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越南是近年新興的東南亞旅遊勝地,除了風景、歷史名城和美食外,你對越南還有什麼印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日本首間國際拍賣行新藝伊斯特將於下周在香港舉行秋季拍賣,聚焦日本、中國大陸和台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大熊貓盈盈、樂樂以19歲高齡喜獲一對龍鳳胎,加上大熊貓安安和可可昨日(26日)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黃大仙中心正舉行「青花‧印記」主題展覽活動,展出近4米高的打卡點「青花萬花筒」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看到較為特別的展覽海報、橫幅或明信片,通常心裏默念一句「幾靚喎」之後便很快把注 ......
(2024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充滿力量而簡潔的舞蹈動作,配搭琅琅上口的應援口號,啦啦隊員全力帶動球賽氣氛,就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欣賞牆上的藝術品,你第一眼望何處?或許是顏色、構圖,還有創作者的名字。當展館的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行入劇場,觀眾的目光總是落在台前,或是感動於演員的精彩表演、或是陶醉於劇本的細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千百米的深海中,一隻獨特的水母正緩慢浮動,宛若無骨,在漆黑的海底散發幽微的光;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由來有一說法是關於元代的一場起義。相傳朱元璋把起義字條藏在月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I have been to hell and back. And let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上回講到筆者去了倫敦看劇,之後就一路向北,到愛丁堡國際藝穗節觀摩。在愛丁堡短短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在今年紐約The Armory Show藝術展的最後一個下午,兩百多家畫廊的展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不知自己算不算是石迷,但連社交平台演算法的廣告也是「松下產業株式會社在東京開設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這個夏天與香港的家人到柏林的前集中營參觀,小朋友還不過是初中生,還未讀到二戰,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揼揼揼揼揼,磨磨磨磨磨。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千年前,詩人白居易惋惜少女早逝,以彩雲作比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說起拍賣行的收藏,大眾一般想法就是高門檻,難入門,藏品門類多,無從入手。但大家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就算對水墨畫不太認識的人,也應該聽過張大千的名字,其「潑墨山水」畫風開拓了水墨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現代人好像沒有必須習武的理由,其中日本武術,在香港既小眾又不賺錢,更少獲青睞。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日本傳統道場講究禮儀,進入道場前需要躬身行禮,上堂前依次序行神、人、刀禮,而下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千月堂首名學員顧曼翹分享,與大部分追求身體與技法鍛煉而不強調器物的武術不同,居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每年10至11月也會舉行「日本秋祭in香港」,活動包括日本武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你從哪裏找到這個地方?」「facebook。」近來長沙灣恍如多了新地標——「 ......
(2024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跟上次對藝術愛不釋手的收藏家劉文邦不同,今期「誰是收藏家」的主角孫啟越不為個人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以大笑臉自畫像聞名的中國當代畫家岳敏君,創作風格被資深藝評人栗憲庭形容為「玩世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說謊有兩種:為了開脫而說謊、為了被愛而說謊。」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情歌《紅綠燈》的歌詞提到「明明綠燈,轉眼變成紅燈」,詞人以此表達人們面對愛情之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一場秋雨一場寒。颱風過境後,間中仍是有雨,雖不至於覺得好凍,但也感覺到幾分涼意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弦樂奏起,香茅、羅勒和雪松的香氣懾人心魄,兩旁的綠葉圍拱,觀眾不自覺往溫室牆上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7月中,得穗垣畫家吳泰先生傳柬,說8月會到滬數日。8月初,與在美深造之學弟聊天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根據德拉克洛瓦的《論美術和美術家》,他認為自古以來評論人所發表的文章,都有兩個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在毫無心理準備下,我和來墨爾本旅遊的友人到了我很喜歡的海得當代藝術博物館(He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近期在社交媒體Threads,對於香港還是日本的夏天較熱有一陣熱烈討論。時間已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元朗自設木工場,朝10晚6傍住個太陽,兩個年輕人主理木工品牌「門後製作」,工作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做音樂創作的人有好多,常有人認為,從事表演藝術的人必然身處聚光燈下,實際上,許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日本的瀨戶內海一帶,除了有美好的氣候條件與自然景觀,海上散落着數個美麗小島,也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要數日本藝術代表作,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都是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在100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李小龍是不少人心目中的英雄,你可曾想過投得電影中他用過的器物?Julien's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自從看過電影《翻生侏羅館》(Night at the Museum)後,便覺得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高級訂製時裝向來是歐美設計師的天下,郭培是中國首名獲邀加入巴黎高級訂製時裝工會 ......
(2024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這也是展覽的一部分嗎?」走入「ART021 HONG KONG 香港廿一當代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這也是展覽的一部分嗎?」走入「ART021 HONG KONG 香港廿一當代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第一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的閉幕節目、故宮首齣音樂兒童劇《甪端》,在上月23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共同創作、共同感受,電影把香港和東盟各國牽成一線。第二屆東盟電影節昨天(5日)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談到共融藝術,通常都會想到傷健人士。去年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首屆「香港國際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熬過開學第一周,周末你想做啲乜?約朋友行街買嘢、飲咖啡睇戲;或者呆在家中什麼也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閉上眼睛試想像:在一片黑暗中,你能看見些什麼?這或許使你感到迷惑,畢竟,我們總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6月訪問The Alter Space的主理人Bede的時候,被劇透了他們接下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有天我經過一間店舖,門前販售的蔬菜看來很獨特,形狀扭曲、大小不一,有種更野性的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最近觀賞了兩個由兒童作主角的劇場演出,一個是香港兒童音樂劇團改編自原創繪本的音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盛夏的紐約市,街道灼熱,事務不斷,很難專心創作。我帶着兩大箱材料和工具,來到紐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記得當初第一次走進藤森照信的建築——草屋根,即時的反應是「怎麼會有如此特別的建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開學一周,功課已經排山倒海,好不容易兵來將擋,父母購來的補充練習還是防不勝防。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在2022年逝世的時裝設計師Dame Vivienne Westwood,不單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很多人對香港的第一印象都是高樓林立的繁華都市,但你曾否好奇想一探城市深處,發掘 ......
(2024年9月6日)
【明報專訊】成就藝術,除了需要有心有力的藝術家,令藝術成為可持續產業,還要有願意付出真金白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關關都卡,點打?」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早在數年前《黑神話:悟空》的預告片出現時,遊戲界對其討論已極為熾烈。作為少數中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你係編舞喎。」這句話經常出現在編舞和舞台設計師的對話中,編舞馬師雅說每當製作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國境以北,有座城市叫滿洲里。蒙古、俄羅斯與中國內蒙古在附近一帶交界,身處草原,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如果可以永遠過暑假就好了。」你是否也曾這樣想?立秋已過,漫長的夏季逐漸過去,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倫敦到高雄有多遠?一萬公里,兩條海峽,整片歐亞大陸。倫敦到高雄有多近?一場展覽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推開展廳緊閉的大門,只見漆黑中一道手電筒的光照在一處指示牌上——「Danger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近幾年香港街上多了很多手繪招牌。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今年再來到柏林,德語比以前靈光多了,於是放膽一搏挑些德國電影放映活動來看。須知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這是我在展場看到的第一個錄像:在一輪急促的腳步聲中,鏡頭緊隨游擊隊員穿越草叢,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建築往往代表着一個地方的文化,見證着一幕幕歷史時刻。而公共建築除了強調功能之外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銀白色的鼓、電子琴、古箏、牆身貼滿一塊塊隔音棉……這裏是獨立歌手徐嘉蔚(Emi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不少養寵物的朋友也可能會儲下心愛毛孩留下來的毛,雖然沒什麼用途,但它卻記錄了人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CHAT客廳部分是展後的休息空間,今年春季開始舉行「…的痕跡」(Artefac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火鍋店香江花月位於荃灣廣場,距離南豐紗廠約10分鐘步程,裝潢以紡織產業為主題,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美國蠟筆製造商Crayola曾在1993和2000年做了兩次不太嚴謹但有趣的調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秋季拍賣會預展在首爾的三清洞同場舉行,當中常玉的裸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首屆ART021 HONG KONG香港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於即日起至9月8日 ......
(2024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木村?木村?兩間外送平台的香港廣告同時看到「木村拓哉」,頓時聯想3個蜘蛛俠互指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他憂鬱、受歡迎、神秘,不僅是一位明星:他是法國的一座紀念碑。」日前,法國影星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Mi do la la,re ti la la……」口中哼着旋律,看着鏡子中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如果電影中心要髹新色大家想要咩色?畀一日時間大家下面投票」早前,百老匯電影中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大館第六屆「BOOKED:香港藝術書展」下周五(30日)開鑼,世界各地藝術出版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我摯愛的,我摯愛的,我摯愛的,我摯愛的,我摯愛的。說一遍,是傾慕的表達;說五遍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巴黎奧運已經落幕,盛夏暑熱依然未散。你曾否幻想,像跳水運動員一樣從跳板跳下,躍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小孩學習AI,AI亦像小孩在學習……父母也要學習提問的技巧。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我在異鄉看到智海的Halogen系列(2022)作品:那些似是脫色的畫作,描繪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1940年6月14日,納粹德軍攻入巴黎,臣服於希特勒的法國傀儡政府遷都維希(V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坐車回工作室的路上,如常在串流平台點了Release Radar的自動生成歌單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自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注意警報發出後,翌日在地鐵站遇上神奈川4.4級地震,一周後又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澳門在建築保育方面走得很前。在澳葡政府1976年頒布首個全面文物保護法令前半世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最近,創立老字號書店齡記的傳奇藏家區百齡(1928至2019)的家族,將在秋拍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9月佳士得新總部開業後,另一重頭戲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拍賣行將展示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圖書館作為承載書的空間、知識的代理人,它本身的故事引人入勝程度不輸書本,如果將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書籍以文字記載知識,街頭招牌則以手寫美學、霓虹工藝、背後的人情故事等承載城市歷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看寫生畫展覽,就像在看一幀幀定格的街頭風景,凝結川流不息的人潮與街道畫面。香港 ......
(2024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尖沙嘴的多啦A夢展進入謝幕前的熱烈人潮,展覽即使有些是收費分場域亦熙來攘往,1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漫畫以外,近來亦有動畫公司紛紛試驗使用人工智能(AI)輔助製作動畫。首屆「明日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過去6年,香港公共圖書館最多成人借閱的小說是哪本?答案原來是《射鵰英雄傳》,其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豐子愷是華語地區首個為人熟悉的漫畫家,原來抗戰期間他已將魯迅小說改編漫畫,幫助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病房內,兒子看着垂死的父親,糾結着是否要替父親拔掉氧氣喉,減少痛苦;病房外,人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河內、峴港、胡志明市,走入城市是認識異邦的切入點,同時常人認知難以走出城市以外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以張國榮為主題的音樂劇《為你鍾情》今晚開始在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在白色網架上,竟然密密麻麻掛着百年的古典油畫?看上去就像連鎖家俬店的示範室,推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落水山莊,也稱流水別墅,建於賓夕法尼亞州費耶特縣的史都華鎮,位於阿利根尼山脈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思考性向(sexuality)的?」這是最近大熱的Netfl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這個夏天電視都是被奧運佔據,外國右翼、保守媒體炮轟開幕儀式是woke agen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夏天,劇界其中一個重頭戲是8月的愛丁堡國際藝穗節及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截稿時筆者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在世界各地有許多作品的日本建築師隈研吾,2021年於東京東北邊的茨城縣筑西市,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作為一位歌劇迷,一直都想去歌劇誕生之地意大利朝聖。今個夏季,終於有機會遠行,最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春秋二拍是拍賣行的年度重頭戲,但在其他時間,拍賣行其實一直積極徵集拍品,亦嘗試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早前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紐約拍賣順利完成,展示跨越一個世紀首登拍場傑作,匯聚藝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在瞬息萬變的都市中,鐵路網絡編織的不僅是連接各處的線條,更是生活中的精彩瞬間。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智能手機攝影技術不斷進步,輕輕鬆鬆就能捕捉世界各地的動人景致。從大自然的奧秘、 ......
(2024年8月16日)
【明報專訊】第三屆香港漫畫支援計劃「港漫動力」的17本資助漫畫在「香港動漫電玩節2024」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奧運狂潮延綿數周,有人歡呼,有人落淚,後日將告曲終人散,交棒洛杉磯4年後主辦。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書展剛在上月底落幕,今年不乏新書關注建築和城市空間,建築是一門專業,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每個人的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張明信片。其中承載的,或是移居海外的親屬寄來的思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在五樓陽臺上/與老妻/共看天空的雲來雲往/只見一顆星/正急切地向天河的水聲奔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家庭照顧者全天候全副心神,幾乎都放在被照顧者身上,可能根本未曾想過在生活中「搵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1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從特朗普遇刺、環保分子往名畫潑漆可以看出,右派的敵人不是左派而是極右,左派的敵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遊客到墨爾本的博物館看展覽,一般必會到訪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National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記憶中,我的外婆曾是個天台老師,及後到屋邨小學執教至退休,天主教信仰讓她每周日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居日後最喜歡看的樹是柳杉,紅棕、有垂直條紋的樹皮配上墨綠色的針葉,粗壯筆直的樹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大業藝術書店對收藏家來說,應該不會陌生。這間創立近半世紀的中國及東方藝術書店,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在動漫《鋼之鍊金術師》的世界裏,35公升水、20公斤碳、4公升氨水……可鍊成人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一堆五顏六色的方塊、球體放在一起,就只是普通的物體,然而一旦在上方添加一對圓碌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傳承」是具有重量和深度的概念,為了探討設計在「傳承」上的意思,香港設計中心特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對我來說,來自那個重要時期的建築定義了香港,因為那是香港真正發展的時期。」德 ......
(2024年8月9日)
【明報專訊】相隔100年,奧運聖火重返巴黎,上周開幕式在巴黎市多處舉行。各地代表隊登上行駛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巴黎奧運上周開幕,開幕式罕有衝出體育館,「花都」化身大舞台。開幕式一共12幕,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巴黎奧運賽事如火如荼,全城觀賽氣氛熱烈,隔岸的台灣也不例外;新北市美術館策展人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有一種動物叫盤羊,如果牠的犄角向內生長,慢慢就會戳進自己的頭顱,殺死自己;又有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書要怎麼讀?儘管書有不同翻閱方向和文字排列,但都離不開文字與紙頁的組合。當文字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又到8月。低壓槽不時帶來驟雨和雷暴,反氣旋又讓天氣更加炎熱。透過淋濕的玻璃望向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今年4月到7月,我參加了Residency Unlimited(簡稱RU)的駐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 (編按:回應7月26日江逸天Olivier的〈埋藏情感的古老教堂〉)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踏入暑假,東京滿街都是遊客。由於在原宿返工的關係,我會經常在鄰站的澀谷吃飯。說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得益於政府最近像找到新玩具般的大力推廣,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苦等兩年,曾贏得全球「最佳電玩大滿貫」的《艾爾登法環》(Elden Ring)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劉嘉玲曾透露梁朝偉到戲院看電影會買6張戲飛,為求身旁沒有人,梁朝偉多年後解釋「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維港的海岸線,以前好像每隔10年便出現一個轉變。從回歸前至今,香港的風貌早已被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相傳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民間舉行盂蘭勝會,以布施活動超度亡魂和表達孝心。過去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盂蘭勝會祭祀的大士爺,又稱鬼王,亦有指是觀音化身。製作大士爺約46年的光藝紙品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香港盂蘭文化節於農曆七月舉行多個活動,讓公眾加深認識這個節日;壓軸活動為「20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上周巴黎奧運開幕禮確實充滿驚喜:沒有最盛大的主場館,反而在華沙噴泉(Fonta ......
(2024年8月2日)
【明報專訊】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藝術家金宇澄因長篇小說《繁花》成名。2023年底,由導演王家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今日,無論是打開手機電視,還是搭乘港鐵巴士,一個詞語都不停在眼前出現、在耳邊迴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提起攝影書,你的腦海中浮現出的是荒木經惟、森山大道的作品,還是妝容精緻、色調清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有冇會員?」「冇,八達通唔該。」拍卡,拎嘢,走人,全程不到一分鐘,你便可以獲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從新界南部,到港島東區,不時見到工廈林立。高樓層層疊疊,窗戶密密麻麻,行入工廈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Fragile,中文譯作易碎的,脆弱的,又被解釋為受不起挫折,敏感而不堅強。但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2024年法國巴黎奧運及殘奧主辦方表明,今年的目標是普天同慶,在法國國慶日(7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炎熱的暑假來到,反叛的因子作祟,想要把充滿整潔感的日本孩子推往泥濘。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上半年我兩邊游走,地域上往來香港和中東,而專業上則游走美術館及獨立策展工作。舟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編按:回應7月5日蔡宛蓉〈自我對話〉)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夏日炎炎,行走於港島東區街頭,不禁汗如雨下。幸好,城市的存在為人類帶來諸多便利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自2022年ChatGPT出現,面向普羅大眾,不同類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如果香港是一個品牌,她給予人什麼感受?踱步觀塘,走往品牌設計師高雅詩(Malo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如果你早前走過中環遮打大廈,會發現商場樓層正在裝修,預備明天(27日)蘇富比旗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仇國仕醉心藝術,本身也喜歡收藏各類精品、藝術品,說到文學作品也琅琅上口,隨口一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2024巴黎奧運被指為最時尚的一屆,從法國隊隊服、奧運獎牌行李箱,甚至細微至獎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傳統工藝的傳承,既要老師傅願意授徒,也需有年輕一代願意習藝,手藝才不會消失。腕 ......
(2024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今天要怎麼講黃霑?他涉足多個媒介,歌影視、廣告、舞台劇、文學,創作範圍幾乎等於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咁點啫,大佬?咪令我哋觀眾失望。」黃霑手執咪高峰,作弄身旁的顧嘉煇。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某天早晨,葛雷高‧薩姆沙從不安的夢中醒來,發現牀上的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蟲子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前日(17日)放榜,考生患得患失的景况總算告一段落,好好收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明朝詩人于謙曾作《觀書》,盛讚讀書之趣,如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港人出遊日本當返鄉下,這陣子日圓走低,匯率時刻備受關注,近來兌換鈔票時有沒有注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在1970年的紀錄片With These Hands: The Rebirth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筆者初學寫劇本時,因為大學本科讀社會學,當時習慣相對知性的語言,因此創作相對寫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這陣子政治氣氛濃厚,每看新聞媒體,都可以感到時代的壓迫。美國大選鬧劇、法國大選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返了一個月美術館,其實夾埋返了50小時也不到,所謂度日如年就係咁。工作內容為撳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殿堂級新媒體藝術家Bill Viola(比爾.維奧拉)7月12日在家中安詳離世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會不會是我們的共同記憶——執起毛筆,蘸上墨汁,孩童糊裏糊塗寫下幾個大字。長大以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戒指一定是圓環?吊墜一定要簡潔、不可三尖八角?在香港出生,曾在法國、加拿大和美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從古至今,「香」不僅是一種氣味,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藝術,甚至是精神寄託。中國芳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走出展覽,滿腦子仍是古香古色的香爐、香囊,以及那陣陣撲鼻而來的香氣?不妨繼續在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當代表演藝術主管龔志成(阿龔)今年繼續搞實驗音樂,前衛的名字叫 ......
(2024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相傳,古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曾向建築師維特魯威提問:「什麼是建築?」維特魯威回答: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鮮浪潮』一定會如期舉行……參與的人數或會受到影響,卻動搖不了我們的信念,那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小野洋子是誰?許多人條件反射,記得那位長髮披肩、眼神倔強的約翰連儂妻子。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我不知道世間有什麼是肯定不變的,我只知道星星讓我繼續做夢。(I don't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人類每隻手,有27個關節,用組合數學的概念稍微算一算,透過5隻指尖傳遞出的姿態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暑假到。這陣子天氣酷熱得令人快要窒息。走在熙來攘往的中環,想到的字詞只有悶熱、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正在M+展覽的「貝聿銘:人生如建築」是建築師貝聿銘的首個全面回顧展。展覽分為6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約半個月前我從墨爾本去了趟悉尼,到埗後便去了新南威爾斯藝術博物館,看2024年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6月朋友到訪,邀我一起去松菸文創園區,參觀「達文西體驗展——超越500年的輝煌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住在旁邊酒舖的老婆婆在醃鹹梅,梅是她種的。最近還收成了薯仔、青瓜、辣椒、粟米,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五六月,畢業季,畢業展之重複成為見證。學生見證,前人經驗續承至一己作品。觀展者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香港寸土寸金,雖然不乏藝術愛好者,但若要成為藝術收藏家,不僅要有財力,更要有放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天色昏暗,山路蜿蜒。汽車轟鳴聲打破寧靜,寫有「藤原とうふ店(藤原豆腐店)」字樣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不論你是九龍人、新界人,還是港島人,如果想去香港潮流集中地,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M+舉辦建築師貝聿銘回顧展,讓貝聿銘的名字重新回到大眾視線。他被譽為「現代主義 ......
(2024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等於我以前追女仔,好的當然個個都追求。」特首李家超說要落力追求好盛事,中環海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隨時隨地,隨手舉起手機,便可捕捉眼前景物。無時無刻,無故也可打開相簿來個翻尋味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明年是二戰結束80年——1945年人類首次在戰爭使用原子彈,一枚落在廣島,另一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草間彌生在1966年帶着作品Narcissus Garden「自行參加」第33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香港人普遍認識郎朗等鋼琴家,但較少人知道表演藝術家的入行途徑。香港藝術發展局(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夏日苦悶,在水泥森林中生活,對不喜歡條條框框的人來說,走到哪兒都像同一個房間。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坐落在紐約中央公園南側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是我時常去的地方,其策劃的攝影師回顧展或主題群展非常精彩,這次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趁着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夏季展覽剛開幕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編按:回應6月28日江逸天Olivier〈舊書海尋香港情懷〉)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理大設計傑出校友作品展「One to Ten」5月底結束。10人,1970至2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在過去20年間,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新建許多高樓大廈,大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粉嶺聯和墟的地標聯和市場,是香港戰後首幢私營市場,供應居民日常所需之餘,還曾是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聯和市場往日聚集各式檔販,售賣新鮮食材;今日的「聯和趁墟」雖然不再以街市為主要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古玉、瓷器和當代藝術是收藏世界熱門的類別。雖然它們的鑑賞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可從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是次中國嘉德(香港)春拍上,另有不少出色的古玉,以及當代和現代畫作。黃玉帶齒動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有追蹤開我社交媒體的朋友也許都會察覺到,在過去的個多月間我多了發帖分享K-po ......
(2024年7月5日)
【明報專訊】安錫(Annecy)在哪裏?它是阿爾卑斯山脈下的法國古鎮,相較巴黎、里昂、馬賽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文化是連綿不斷的長河。」香港中央圖書館前總館長鄭學仁說。文化不似魔術般憑空出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不如我們試用第一幕的姿勢來拍照?」導演三宅唱沒有多想便答允。他躺在茶几上忍俊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13年來,小蘭(張春蘭)參與過97次市集,即平均每年現身7次。一頭銀髮的她在年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我留着你在身邊,心仍然很遠……就欠一點點,但這一點點,卻很遠。」明明近在眼前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Andy Warhol(安迪華荷,又譯安迪沃霍爾)一生人用絲網印刷,重複製作過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決鬥,乃古今中外的悠久傳統。即日至8月18日,巴黎軍事博物館(Musée de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以專業的藝術展覽場所來說,沙迦美術館常被沙迦藝術基金會蓋過風頭。可能因為展場的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編按:回應5月24日蔡宛蓉Vanessa Choi的〈周日船上〉)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研修過後終於正式上班。首天上班是下午5時至晚上10時,好彩我醒只安排自己返5小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一個招牌砸落嚟都砸死……」一句俗諺,倒印證香港滿天招牌的曾經,現在不論霓虹燈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AI(人工智能)進佔各個創意領域,無論文字、影像或音樂,都瞧見AI的蹤影。有人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獨立樂隊南洋派對N.Y.P.D. 在音樂前線,身先士卒利用AI創作音樂,學術界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和藝術家皆愛以花為題創作,甚至把自己的經歷和情感投射其中。最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位於日本長野縣的「長野縣信濃美術館」在1966年開館,毗鄰該館、由建築師谷口吉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天都被各種電子遊戲包圍,還記得在沒有電腦科技的時代,和朋友一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當兩種文明相遇,會發生什麼?」藝術風格獨特的台灣新銳藝術家Robin Hua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最近,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舉辦了一場名為「20億光年外的定點觀測」展覽,匯集5名日 ......
(2024年6月28日)
【明報文章】筆者月前收到上司安排一項特別的工作——《明報》65周年報慶版有幾版由不同部組同 ......
(202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