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熱點

「KOL」論健康營養 註冊營養師拆解兩個飲食疑問 律師提醒:倘致受眾健康受損或被索償 (12:21)

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不時有關於健康及營養等話題的影片及資訊,有些被指沒有專業資格的「KOL」(意見領袖)提出「顛覆」傳統醫療或營養理論的資訊,引起公眾疑惑或質疑。CPH Legal執業律師陳柏豪表示,假如有「KOL」以錯誤的營養意見令受眾身體健康受損,有可能會因「疏忽」(negligence)而需負上民事責任。澳洲註冊營養師、Nutri Life營養顧問中心執業的韓希兒(Ally)提醒,切勿胡亂嘗試流傳的營養資訊,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宜先諮詢合資格的專業人士。

以下是綜合兩個網上有關營養資訊的疑問,由澳洲註冊營養師韓希兒解答。

疑問一:攝取過多鹽不會對腎臟有影響?

韓希兒稱,世衛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鈉攝取量少於2000mg(即略少於一平茶匙鹽)。腎臟是協助控制鈉平衡的重要器官,當鈉含量太高,一般會透過排尿釋放,假如長期攝取過量鈉就會加重腎臟負荷,嚴重可導致腎功能受損,甚至腎衰竭,以及死亡。當腎臟不能把所有鈉排出體外,鈉會存在於血液中並保留水分,致血量增加,加重心臟的負擔和壓力,同時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高血壓或腎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疑問二:純肉飲食可降低血糖及血脂?

曾有人聲稱持續以純肉飲食後,體內血糖及血脂下降,但LDL(低密度膽固醇、即壞膽固醇)上升。韓希兒表示,血糖數值並非單一數字,而是一個範圍,只要在範圍內已屬合理。暫時沒有研究指出血糖低於合理範圍內的水平,對身體會有什麼額外好處。她續稱,血脂數值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檢驗時間、荷爾蒙分泌,或有否做運動等。

她說,LDL會攜帶膽固醇進入細胞,加速動脈硬化的速度,LDL上升會增加冠心病和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風等腦血管疾病風險。她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倘跟從純肉飲食,或會嚴重影響健康。

律師:暫無法例監管KOL談養生營養資訊

陳柏豪表示,根據《醫生註冊條例》及《中醫藥條例》,任何人如以醫學或中醫角度為別人診斷或治療疾病,必須為註冊醫生或中醫;假如「KOL」單純給予營養或普通養生意見,目前而言沒有法例監管,但若提及如何以食療治療任何疾病,則有可能被裁定無牌執業。

另外,若「KOL」提供錯誤的營養意見,而導致受眾身體健康受損,「KOL」有可能因「疏忽」而需負上民事責任,向受眾賠償損失。受眾若提出民事索償,需證明直接的「因果關係」(causation),即如非觀眾依賴的「KOL」錯誤意見,便不會蒙受身體相關症狀,但這方面舉證有一定難度。

3貼士識別網上營養資訊

.韓希兒提醒,留意「KOL」是否持有專業資格,如註冊營養師或執業醫生等。

.「KOL」有否引述證據,例如醫學研究佐證。韓希兒稱,意見應要綜合多方面的大型研究,並且最好是針對亞洲人的研究。

.留意「KOL」親身試驗不足以證明是否適合所有人採用。

文:謝美琳

健康營養 相關報道:

營養師:營養補充劑非「能醫百病」 從食物攝取維他命更佳 3類人或需營養補充劑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