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表示,受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周末期間(1月11日至12日)早上持續寒冷,市區氣溫在11°C左右,相對濕度介乎25至60%,新界部分地區及高地嚴寒,而且高地間中吹強風,風寒效應較明顯,較低機會降雨。今次不是「濕凍」,不過大家知道「乾凍」、「濕凍」的體感為何有明顯差別嗎?
台灣中央氣象署在facebook發文,指出「濕凍」全日雲量偏多,較少陽光,白天溫度不易回升,因此日夜溫差小,低溫往往持續一整天。
至於「乾凍」,雖受冷空氣影響,但大氣中含有的水氣稀少,晴朗無雲幾乎不下雨,日出後陽光照射令溫度回升,使白天冷的感受沒那麼強烈,但入夜後若是夜空晴朗加上地表風速微弱,地表有可能會產生明顯的「輻射冷卻」效應(按此了解輻射冷卻),在局部地區產生非常顯著的低溫,早出晚歸、夜間活動仍會相當有寒意。
由於白天是大多數人日常活動的主要時間,因此相對於夜晚,白天往往是人對氣溫感受最明顯的時段。「乾凍」日夜溫差大,低溫往往只在夜間及清晨出現,如果這些時段仍在戶外活動才容易感受到「乾凍」的冷。(台灣中央氣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