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從新聞報道接連看到有關韓國濟州航空空難、美國及韓國先後發生車撞人事件,出外旅遊時或會多了一份擔憂。籌辦危機應變講座的緊急應變中心高級安全主任何江岸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講解有關應對緊急情況的要點。
問:乘搭飛機時有否什麼可多加留意?選坐什麼位置風險較低?
何江岸建議,在機上要留意自救工具如何使用,例如是氧氣面罩、救生衣,萬一遇到氣流要做什麼動作保護自己,有備無患。
此次濟州航空空難的兩名生還者坐在機尾,何江岸指出選坐機尾位置風險相對較低。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35年間飛機事故的數據,坐在飛機中段的死亡率最高,達39%,其次是前段的38%,後段的32%則屬最低。何江岸補充,坐近逃生出口位置更有利及時逃生。
問:若所在之處發生車撞人事件,應如何應對?
何江岸稱,若見到有車輛撞向人群,應迅速找大型障礙物掩護,例如是大樹、商舖、大型車輛或高數級的台階,惟有玻璃的地方不適合用來躲避。若是車輛自正面方向衝過來,可左右橫向閃避,從而在人堆中找到更多可行的逃生路徑。
外遊保持5大危機意識
1. 外遊前留意當地天氣報告,做好防風雪、防雨準備,也要查看目的地旅遊警示級別。若是前往地震帶國家,宜留意應對地震的方法。
2. 在外地時,留意身邊的陌生人,保持警覺,勿只顧看手機或用耳機。如遇到陌生人挑釁或感到不妥,宜盡快離開,避免衝突。
3. 不同國家或城市有不同交通規則,應注意路面交通。坐上任何交通工具也最好留意逃生出口在哪裏。
4. 衣著建議樸素,行事低調,若滿身珠光寶氣,會增加成為賊人目標的風險。拍照時留意環境,與旅伴互相掩護,時刻提防小偷。
5. 遊覽景點時或會很多人,手機有可能收不到信號,建議與旅伴約定一個集合點,萬一失散可在該處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