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天節氣,俗語有說:「冬至大過年」,根據傳統習俗,「做冬」要吃湯圓,有團圓之意。湯圓的主要用料為糯米,註冊中醫師兼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講師呂國安表示,糯米性質不寒不溫,性質平和,寒熱體質都可以食用,惟有兩類人不宜多吃:一類是有腸胃毛病或消化功能差的人;第二類是體質痰濕比較重的人。另外,冬至、聖誕及除夕期間,或會有不少飯局及聚會,中醫亦提醒不要暴飲暴食。
呂國安解釋,所謂痰濕體質,是吃東西後容易覺得飽滯,尤其是吃質地偏黏滯的食物,如芝士、牛奶、醬料等,更容易有飽滯感覺;或者個人經常覺得手腳重、易累,常感到混混沌沌,都是痰濕的徵狀。他建議,體內有濕的人冬至期間食用陳皮、紅豆,可以健脾去濕。對於偏寒底體質的人來說,冬至進補的話,可以用黃精、黨參、淮山,加雞煲湯,亦可以再加陳皮,更易消化和吸收,不過進補亦切忌過量,否則體內可能會產生鬱熱和食積。
食譜一:黃精黨參淮山煲雞
材料:黃精15克、黨參15克、淮山30克、雞肉適量、水適量(可加少許陳皮,更易消化和吸收)
製法:所有材料洗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1小時。
功效:溫補脾腎的陽氣為主
飲用注意:痰濕易上火的人不宜飲用
食譜二:陳皮紅豆水
材料:陳皮10克、紅豆30克
製法:適量水大火燒開後,煮30分鐘可服用。
功效:健脾去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