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根據調查結果推算,本港人口有5.6%即約41萬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報道:衛署推算港41萬人染乙肝】。怎樣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乙肝?若感染要注意什麼?怎樣防止受感染?衛生署轄下有控制病毒性肝炎辦公室,明報電子平台組整理相關資料,助讀者對乙肝有更深認識。
病徵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可引致急性肝炎。患者中,少於5%的5歲以下兒童,以及30至60%的成年人會出現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痛、眼白變黃、小便深色及大便呈泥土色或變淺色。不管出現症狀與否,大約5至10%的成人患者及95%受母體感染的嬰兒均不能清除病毒,因而變成慢性帶菌者,可能在日後患上慢性肝炎,肝臟永久損壞或肝癌。
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患者的血液及體液中,通過下列途徑傳播:
1. 母嬰接觸—母親傳給胎兒
2. 血液接觸
.直接接觸帶病毒血液或輸入血液
.與人共用受污染的物品,如牙刷、剃刀及指甲鉗
.與人共用受污染針筒
.使用帶病毒的工具穿耳孔、紋身或針灸
3. 性接觸
治療
急性乙型肝炎沒有特別治療方法。患者必須有足夠休息,均衡飲食及避免飲酒。少數成年人會成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是,他們應接受特定慢性乙型肝炎治療。
預防方法
.避免與人共用針筒、剃刀、牙刷及其他可能受血液污染的物品
.用稀釋的家用漂白水消毒受血液污染的物品
.注射有效對抗乙型肝炎的疫苗
其他資訊詳見【衛生署乙型肝炎】網頁
乙肝測試
.要診斷乙型肝炎感染及免疫情況,必須透過血液測試
.若表面抗原(HBsAg)呈陽性反應超過6個月,即表示已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應盡快尋求醫學評估
慢性乙肝患者注意事項
.定期檢查,無論有否出現症狀,也須定期覆診及抽血檢驗,同時檢查如肝功能、甲胎蛋白和病毒量;肝臟超聲波檢查,及早發覺肝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