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夏天,天氣熱難以入睡,不少人習慣開冷氣。有科學家提出,氣候變化導致的氣溫上升,正影響人類睡眠質素,人們需要學習適應,「倘總是開着冷氣入眠,我們永遠無法適應環境」。
法新社報道,人的大腦對高溫非常敏感,高溫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觸發壓力系統。學術期刊One Earth 2022年刊登的研究指出,自2001年起的20年間,人們每年平均比先前減少44小時的睡眠時間,研究認為與溫度上升有關。哥本哈根大學有研究員預料至2099年,全球暖化加劇或會令每人每年減少50至58小時睡眠時間。有研究稱大腦調節溫度和睡眠的神經細胞有密切關聯,因此降低體溫是改善睡眠品質的關鍵。
開冷氣被不少人視為睡覺必需品,法國Paris Cite University的研究員Fabien Sauvet表示,其實在28℃的室內溫度已經可以「有覺好瞓」,因為人體比一般人認為的更能承受高溫,比起一直開冷氣,眾科學家建議以下6個方法:
.睡覺穿T恤、短褲等輕便衣服
.採用簡潔牀鋪及保持良好通風
.睡前沖冷水澡
.減少飲咖啡等興奮劑
.限制飲酒量
.在一天內最熱的時段小睡,可減輕睡眠不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