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避難畫家兩唐樓留足迹 環團倡評級 (10:00)

長春社前年研究發現,1940年代中後期南下香港避難的文人及藝術家,包括國畫大師黃永玉等十多人曾居於葵涌九華徑,令古村一角變成「藝術村」。長春社最新研究發現,該批文人的活動範圍亦遍及市區兩幢唐樓,其中旺角砵蘭街的一幢是多名藝術家合力創作全國首幅巨型毛澤東畫像的地方,亦是當時中華全國文藝協會會址;另一幢九龍城唐樓則是當時在港凝聚內地藝術家的重要組織「人間畫會」會址,亦是該會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者之一張光宇的寓所。長春社促政府為相關歷史建築評級。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翻查文獻進一步發現,黄永玉及著名畫家陽太陽等人在港期間,曾加入在本港成立、與中共關係密切的「人間畫會」,會長張光宇居住的九龍城獅子石道17號唐樓,亦是該會會址。

至於國畫大師黃永玉在九華徑居住期間的鄰居之一、在1949年來港並入住九華徑24A的畫家陽太陽,當年聯同張光宇等藝術家在旺角砵蘭街327號(當時是中華全國文藝協會會址)繪製一幅巨型的毛澤東畫像,以迎接進入廣州的解放軍;該畫由陽太陽負責起稿。作品完成後,張光宇、陽太陽與其他藝術家於同年11月1日攜同畫像乘火車到廣州,並於當時廣州最高的建築物愛群大廈外牆懸掛。該幅畫像題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寬30呎,高90呎,由11樓伸展到2樓。

1940年代末建成 古蹟辦:曾大幅改動

古蹟辦回覆稱,曾評估上述旺角砵蘭街327號和九龍城獅子石道17號唐樓,兩者均建於1940年代末,並非戰前唐樓,且曾作大幅改動,影響其文物價值。砵蘭街327號於2014年獲古諮會確定為「沒有評級」,獅子石道17號則未獲納入1444幢歷史建築或「有待評級的新項目」名單。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