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落戶香港 講者籲港尋求供應鏈多元化應對關稅戰 (17:34)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今年首度落戶香港,並在今(6日)起一連兩日在會展舉辦。有講者認為本港應對美國關稅戰,應尋求供應鏈多元化,以及建立穩健的創新系統應對挑戰。

博鰲亞洲論壇是29個亞太國家共同發起的國際會議組織,每年在海南舉行年會,並設有不同專題會議。今次香港會議以「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轉型」為主題,預計吸引超過800名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及政經領袖參加。

今午的分論壇『創新集群: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雙鏈融合」』,討論議題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瞄準全球科技前沿的發展趨勢和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打造中國產業升級新引擎方面的計畫和舉措、半港如何發揮科技創新上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配合,強化產學研創新協同,以及在單邊主義、關稅戰、貿易戰等情況下,如何應對全球創新鏈、供應鏈、產業鏈的挑戰等。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幹事 Andrew Staines會上表示,在一個「超級連結」的世界中,約7成生產製造的產品依賴全球的供應鏈,各地互相依賴的程度也越來越大,一旦在金融、基建或一些資源上有任何干擾都會令到很多國家受到影響,但「我們的繁榮正正很矛盾地建基於這些聯繫度」。

他料世界面對的不明朗將延伸到未來,變局下的「保險政策」就是建立一個堅固的創新系統,呼籲企業家、發明者應好好保護你智慧財產,令下一代有正確的工具、培訓的機會。

BI挪威商學院策略教授 Carl Fey形容美國發起關稅戰是一個「悲劇」。因美國以前「最支持自由貿易,現卻變成反對自由貿易,儘管希望情況透過之後的選舉會有所改變,但短期內需面對相關的問題。

他認為關稅作為人為製造的障礙,令各國只能被逼進行他們本不進行的事,但可幸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一個喜歡談判並達成協定的人,香港亦是有談判籌碼的地方,希望兩方有機會協商,但短期內只能盡力將供應鏈多元化,增加不同的供應源頭。

他又認為大灣區之間的連接非常重要,因香港缺乏土地,難有大型工廠,並可由內地負責,香港則可繼續吸引資本。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