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丫海難造成39死,死因研訊今(6日)踏入第24日。被裁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入獄的海事處前助理處長蘇平治供稱,驗船人員經過兩艙的通道,詢問應否裝水密門是合理做法,「視乎個人對呢啲嘢有幾敏感」。蘇又指,內部只有數人能用軟件計算破艙穩性,他們肯定認識海事處「船總長度一成」規定;據早前證供,多名證人自稱不知規定。
蘇平治八十年代加入海事處,早期專責遠洋船工作,2007年加入本地船舶安全組並晉升首席驗船主任,2010年升為助理處長,2017年退休。翻查資料,他在任時指示下屬不執行船舶須配備兒童救生衣的新例,2016年判囚16個月,惟2018年裁定刑期上訴得直,減刑至4.5個月。
就「南丫四號」水密門爭議,蘇平治稱有圖則顯示兩艙之間有開口,另有圖則顯示有水密門,反映圖則不正確。蘇認為,船廠有責任按圖則建水密艙,船東也有責任檢驗,至於海事處監察傾斜測試亦會視察水密,否則無法審核穩性計算。他提及驗船人員一般不帶圖則上船,因為圖則太大張,「部門(海事處)連A3都擺唔到」。
蘇平治稱,若下屬將未裝水密門列入跟進項目,是最理想情况,但自己當年未加入本地船舶組,無法評論。研訊主任表示,若行外人發現兩艙之間有通道,應向職員詢問,「唔係一個唔合理嘅要求」;蘇回答「當然唔係唔合理,視乎個人對呢啲嘢有幾敏感」。
蘇提及,自己2007年上任後推行ISO系統改善員工培訓,旨在與時並進。家屬一方關注,多名審核南丫四號穩性計算的證人早前供稱,他們不認識船總長度規定。蘇回應指,只有數名海事處員工受訓使用穩性計算軟件,「畀得佢接受培訓,一定包括呢樣嘢(船總長度規定)」。惟他承認因資源限制,ISO培訓不涵蓋船總長度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