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男醫生於新冠疫情期間4個半月內濫發逾6,000張「免針紙」,他早前承認4項不誠實地意圖欺騙而取用電腦罪,為同類事件首宗定罪個案。案件原定今(5日)在區院判刑,對於辯方求情指本案不涉違反誠信,法官郭偉健反駁指疫情期間感染數字高企,不能單憑政府一己之力跨過,抗疫成效或取決於「幾多人打針」,並相信私家醫生會把關,反問「在此基礎下,係咪違反誠信?」辯方回應指被告錯誤行使酌情權,郭官押後案件至6月18日召開紐頓聆訊(Newton hearing),讓被告就此解釋。
被告王秉亮(62歲)承認各於2022年4月14日、6月2日及6月11日共四度不誠實使用電腦。
辯方進一步求情指,被告背景報告正面,他只是一介屋邨醫生,並非達官貴人和「大人物」,相較官員干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明顯地位較「卑微」。辯方認為被告雖然沒有跟隨指引發醫學豁免證明書,但沒有違反誠信,只盲目滿足病人要求,且政府無蒙受任何損失。
法官關注,病人可分爲兩種,其一會開宗明義要求發免針紙,另一種則可能有意打針,但不知身體是否適合,希望索取專業意見。辯方回應指,案中4名事主均是向被告主動索取豁免證明書,無證據顯示其他病人是否一樣。郭追問,被告固然並非公務人員,但讓市民接種疫苗是當時政府抗疫政策重點,直接影響公共衛生成效。
郭官形容2022年「(確診新冠肺炎)數字都幾驚人」,不能單憑政府一己之力度過,需私家醫生協助,反問若被告不把關,如何稱不上影響公眾和違反誠信?郭官提到過往市民郭卓堅曾就政府宣告被告等醫生發出的免針紙無效一事司法覆核,「唔係話(判決)啱定唔啱」,但顯示政府對私家醫生有絕對信任。
辯方回應被告錯誤理解自己在疫苗資助計劃的酌情權,休庭索取指示後表示被告願就此解釋。郭官終押後判刑先作紐頓聆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