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僱主拖欠強積金供款數字攀升,積金局於去年向僱主發出約40萬張欠供通知書,有立法會議員提出書面質詢,當中提到有意見認為上述情况與政府看好經濟相違背,問到政府會否考慮容許出現經營困難的商户及企業和其員工暫時停供強積金。政府回覆指,不宜單以欠供通知書數量評估整體僱主拖欠供款或香港整體經濟的狀況,並表明停供強積金會減少僱員的退休保障,不宜推行,又指不應單以欠供通知書數量評估整體僱主拖欠供款或香港整體經濟的狀况。
議員謝偉俊於立法會提出的書面質詢指近年僱主拖欠強積金供款個案不斷攀升,去年發出約40萬張欠供通知書,與2022及2023年的數字比對,年平均年增約8%;同時據公司註冊處資料,由2022年至2024年,本港宣告解散公司數目也持續增加,由88000間增至116000間。
謝偉俊指有意見認為上述情况與政府認為經濟勢頭持續向好看法大相逕庭,當局會否探討出現巨大偏差原因。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回覆指,據過往案例,大部分遭發欠供通知書個案涉及行政問題,同時一名持續拖欠供款的僱主會接獲多張通知書,故不宜單以欠供通知書數量評估整體僱主拖欠供款或香港整體經濟的狀况。
絕大部分欠供僱主其後繳清欠款
謝又問到,積金局僅向極小部分欠供強積金僱主,提出民事申索及刑事檢控,質詢積金局根據甚麼準則,界定向欠供個案提出民事追討或刑事檢控。許正宇在書面回覆中表示,去年約40萬張欠供通知書,約25%個案在限期內繳清拖欠的供款及附加費,其餘也絕大部份會在積金局聯絡和要求後繳清欠款,只有約1700宗須由積金局採取法律行動,循民事途徑追討欠款。
許也列出數字指,積金局於去年度成功追回的欠款金額約有2億元,未能追回的欠款約有1000萬元,佔總供款額約0.01%。同一年度積金局向拖欠供款的僱主及有限公司董事╱管理人員一共發出約280張檢控傳票,約180宗成功檢控,每宗個案罰款金額介乎1000元至5000元。
就書面質詢中容許出現經營困難的商户及企業和其員工暫時停供強積金的建議,許回覆指,目前法例並沒有暫停或緩繳部分或全部強制性供款的安排,暫停供款也會削弱強積金制度作為退休儲蓄計劃之完整性,有關建議不僅會減少僱員的退休保障,為僱主帶來的支援亦有限,並不宜推行。
議員管浩鳴也問及近年破欠基金的情况,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回覆,破欠基金於去年批出4671宗申請,較2023年的3545宗多逾千宗,而去年發放特惠款項總額更高達2.47億元,平均每宗個案獲發52911元特惠款項,較2023年的1.55億元及43671元分別增加59.3%及21.2%。
孫在回覆中也提到,政府高度重視僱主涉嫌濫用破欠基金,並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主動偵查可疑個案,在過去4年,勞工處向警務處轉介五宗涉嫌濫用破欠基金的個案,其間沒有錄得確實存在濫用破欠基金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