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環團促撤回擬議生態片區住宅規劃 發展局:適量私人住宅可與周邊環境協調 (22:45)

‬‭綠‬‭色‬‭和‬‭平‬‭聯‬‭同‬‭本‬‭土‬‭研‬‭究社發現南大嶼及尖鼻嘴、流浮山、白泥一帶具生態價值土地遭人為破壞,促政府檢討「生態旅遊」發展計劃及撤回住宅規劃。發展局今日(2日)於社交平台Facebook表示,除經濟層面考量,適量的私人住宅有助旅遊區內的零售、餐飲等設施營運,並與周邊環境可以協調融合,兩者並不排斥,又指政府稍後亦會就流浮山、尖鼻嘴及白泥一帶的發展進行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

發展局早前推出3個生態旅遊片區,包括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以及尖鼻嘴與白泥,正邀市場提交意向書。發展局指,推動生態旅遊發展,生態保育必然是優先考慮,例如尖鼻嘴及白泥通過研究,確立生態價值較高的海岸地區及周邊的緩衝區,當局建議在后海灣沿岸設立約10公里長的「海岸保護公園」,以加強保護有關生態;在生態價值較低的地帶,包括一些現存的棕地,則建議適度的旅遊及相關發展。

發展局稱,就流浮山、尖鼻嘴及白泥和南大嶼一帶出現的違例發展,規劃署已採取適當的執行管制行動,嚴肅處理;南大嶼方面,該區於2023年9月才納入「受規管地區」範圍,根據《城市規劃條例》的規定,在相關「關鍵日期前 」(即2022年12月9日前)已存在的用途,並不構成任何違例發展;而在其後才出現的違例發展,規劃署會進行調查, 並採取適當的執行管制行動。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