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蔡淑梅涉濫發「免針紙」案今(29日)在區院續審,控方家庭醫學專家許明通接受辯方盤問時稱,若病人的「疫苗恐懼症」情况嚴重,對打針「精神創傷好大」,醫生便可發出「免針紙」。另外,辯方指,許在專家報告稱接種新冠疫苗可預防染疫,惟實際上很多接種兩劑或三劑疫苗的市民均在第五波疫情「中招」;許稱,「醫學生都知」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可預防感染,有關效力亦獲臨牀實證支持。
控方開案陳辭稱,衛生署曾向蔡發出「暫擬指引」,當中提及符合豁免接種疫苗「禁忌症」的情况極少,質疑蔡以病人患「疫苗恐懼症」為由發逾1.2萬張「免針紙」,「不是真實反映有關人士的臨床身體狀况」。
辯方關注,就精神科診斷而言,「疫苗恐懼症」是否一種「禁忌症」?控方家庭醫學專家、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家庭醫學部顧問醫生許明通稱,即使病人有恐懼症,也不一定不能接種疫苗,但若病人情况「差到好緊要」、「同佢做counselling(輔導)都做唔掂」,醫生便可發「免針紙」。許明通另在盤問下同意,病人可因「禁忌症」以外原因,而不適合接種疫苗,認為醫生可以基於病人短期內未能妥善控制長期病患,決定發出「免針紙」。
在審訊中,控方傳召13名獲發「免針紙」的蔡淑梅病人作供,包括對花生等食物敏感和患濕疹的學生C。據辯方案情,C向蔡淑梅問診期間有講述病况,並詢問自己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蔡聞言後表示合適,之後C進一步表達憂慮,包括擔心打針後身體會過敏,此時蔡診斷C患「疫苗恐懼症」,沒再追問C食物敏感的情况。
辯方認為,蔡判斷C患「疫苗恐懼症」後,沒再追問其食物敏感情况,實屬無可厚非。許明通說,若蔡覺得C不太可能患嚴重食物敏感,繼續問及其他症狀,「都OK嘅」。此外,辯方就C的個案盤問時,質疑許明通對於什麼情况適合打針,以及符合「禁忌症」的條件「知啲唔知啲」;許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