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美國對港貨輪徵港口費 陳美寶籲業界保持信心 當局研向國際組織申訴 (13:10)

美國早前宣布10月起對華船舶徵收港口費,有議員今(28日)在立法會關注對本港影響及當局紓困措施。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回應時稱影響難一概而論,但籲業界保持信心,也會就向國際組織提申訴徵詢法律意見。

商界議員嚴剛關注措施負面影響及應對措施,陳美寶說局方一直與業界保持溝通,批評措施「損人不利己」,但強調企業受影響程度視乎美國業務比例,難一概而論。她稱業界反映香港營商環境「無可比擬」,但不會低估措施壓力,籲業界保持信心,避免倉促決定,錯失發展機遇。

陳美寶又說業界認為政府財政補貼欠可持續性,反而希望鞏固香港營商優勢,政府將強化海運業生態圈,例如大宗商品貿易商半稅優惠,明年上半年將提交立法會,並開拓內地及國際市場,海事處第四季將在中東成立新專責團隊。

保險界議員陳健波同樣關注對本港影響。陳美寶稱初步而言,近年香港往美國載貨的港口吞吐量由2014年至2024年減幅逾七成,其他新興市場份額上升,現時僅3成香港註冊船舶與美國業務來往,但強調不會憑此數據評斷影響,因措施的歧視性會帶來長遠影響,當局將研究政策及業務便利。

經世貿、聯合國發起法律挑戰? 陳美寶:會徵詢法律意見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質疑,美國向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違反《聯合國海洋公約》中收費不應帶歧視規定,也可能違反世貿《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當局會否考慮經世貿或聯合國發起法律挑戰。陳美寶表示,措施針對中國企業,當局及海事處會徵詢法律意見,在配合國家作出反制方面,將和業界密切商討。

選委界譚岳衡問,如何發揮空運增加抵消海運損失。陳美寶稱貨主選擇以貨機出貨,但空運成本較高,政府將簡化審批制度增加航班,惟強調航運同樣重要,會積極開拓多式聯運。

鄧家彪問長和風波被提醒離題

另外,工聯會鄧家彪詢問若長和堅持出售港口,當局有否評估對香港物流公司影響,被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提醒「你的問題與主體(問題)有出入,不過局長有否簡單回覆?」陳美寶表示,相信香港有經驗豐富的海運生態圈,一定會珍惜及團結力量。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