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暫緩加徵關稅90日,中國駐歐盟前大使吳海龍形容,美國經貿問題源自自身,比喻對全球發動關稅戰有如美國自己拒絕食藥,卻逼他人服藥來治美國的病。他指出,威脅及勒索不會有用,唯一出路是中美雙方坐下來坦率討論。
身兼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的吳海龍又說,隨美國變得不可靠,西方國家也尋求新的夥伴,可能令人重新思考全球秩序。
吳海龍在全球繁榮峰會致辭時說,中國從來無意取代美國做第一位,即使部分領域超越美國,並非基於策略競爭,而是基於改善自身的進展。他說,雖然美國過去雖然限制中國發展,中國經濟繼續穩定發展,反問在美國圍堵策略下,到底對華貿易逆差是升或跌、美國製造業競爭力是增加減少,薪水或生活水平改善或減少,相信答案顯而易見。
吳海龍指出,中國產品能負擔及高質量,受美國消費者歡迎,某些產品甚至難有替代,是市場運作及消費者選擇,而非中國操控。他說,中國一直購買眾多美國產品,卻遭透過關稅戰處理所謂貿易不平等,最終不會成功。
吳海龍又說,部分美國在歐洲盟友在對華策略上隨美國起舞,例如歐盟將中國視為策略競爭對手、減少對華以來等,呼籲歐洲應以更廣闊視角看待中國,及反思到底誰才是歐洲的夥伴、誰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