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說,配合積金易平台今年全面推行,應明年起亦可實施「全自由行」,政府下月初會交代相關諮詢結果。現時強積金的行政費一般約為1.35%,鄭恩賜稱,隨積金易平台投入服務,行政費有望再減,局方將檢討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檢視會否再下降其收費上限,亦會考慮調節組合,希望未來一兩年內完成有關工作。
至於會否擴闊強積金投資種類,如涵蓋虛擬資產、政府基建債券等,鄭恩賜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稱,積金局已在過去數年擴闊投資領域,政府綠色債券亦有優先讓強積金投資,基建債券將有同樣安排。他強調,積金局相當關注風險,要確保風險可控才會納入強積金,現時對涵蓋虛擬資產等有所保留,仍需時觀察。
被問到會否提高強積金供款限額,他形容現時有所落後,「追就一定要追」,積金局正進行檢討,會在2026年前向政府提供建議。
積金局研拖欠強積金附加費改分級制
另外,鄭恩賜說,過去數年僱主拖欠強積金供款的情况有逐年增加的跡象,當局發出的《強積金欠款及附加費繳款通知書》由2022年的34萬張,增加至去年的39萬張,預料今年全年情况與去年相若,發出的通知書數量或有少許增長。他指,當局發出通知書後,有四分一僱主已即時補交,需要採取民事訴訟行動的個案每年約一千多宗,最終未能成功追討個案約100至300宗,每年涉及約1000多萬元。
拖欠強積金供款的僱主須提交相等於欠款款額5%的附加費,鄭恩賜說,為了讓僱主提供或準時供款,局方正研究推出分層式附加費,當超過一定期限未能繳交,附加費或升至10%,當局亦會重點跟進曾有欠交紀錄的僱主,惟詳情仍需要與政府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