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發展局及機電署等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20獎 (16:29)

發展局長甯漢豪發表網誌,稱發展局、機電工程署和渠務署於今年4月舉行的第五十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共展出18個發明項目、奪20個獎項,涉及「智眼」遙控工程監督系統暨工地綜合管理平台、「高性能電腦工作站兩相浸沒式冷卻系統」、可識別水浸風險的項目「淼立識」等。

發展局、機電署及渠務署共獲得一項日內瓦州特別大獎、一項最佳國際發明及創新獎、三項評審團嘉許金獎、五項金獎、五項銀獎及五項銅獎。其中由機電署及民航處合作研發的「高性能電腦工作站兩相浸沒式冷卻系統」獲特別大獎及金獎,是香港特區政府部門首次獲頒特別大獎。

機電署工程師(機場工程)李健邦說,浸沒式冷卻系統有助提高冷卻效能,並減低用於散熱的能源消耗,已成功應用在民航處的指揮塔模擬器,期望日後推廣至其他領域廣泛使用。

由發展局工務科研發的「智眼」遙控工程監督系統暨工地綜合管理平台,則獲最佳發明及創新獎和銀獎。發展局總助理秘書長(工務)廖運輝說,系統由4D光學雷達掃瞄工地,並轉化成彩色空間數據(Point Cloud),可將工地實况全面立體化,功能包括傳送即時警報、協助分析及應用於遠程監督,如工程進度、質量管理等。系統現時已於部分工務工程項目中應用,廖稱,有助確保施工質量及安全,和有效管理工地高風險工作。

另外,由渠務署研發、用作識別水浸風險的項目「淼立識」獲得評審團嘉許金獎。渠務署工程師(排水系統策劃)黃卓悅說,傳統水力模型分析水浸風險動輒需數小時,「淼立識」則可透過水力模型預先計算全港各區在不同降雨及潮水位、超過3000個預演模擬情景下的水浸風險,並會持續每6分鐘更新一次,有助部門於暴雨來臨前一至兩小時,識別出較高水浸風險的地區。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