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美商會要求華府區分香港與中國貿易待遇 指香港屬於單獨關稅區 (20:47)

美國對中國重徵關稅,香港同受牽連。香港美國商會發表聲明,形容一直支持自由貿易的香港「處於夾縫中」,商會對香港目前「困境(predicament)」深感「不幸(unfortunate)」。商會指去年美國與香港貨品貿易有219億美元順差,雙方貿易互惠互利,指很多會員受關稅影響,指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後果,希望美國能區分香港與內地的貿易待遇。

美商會又指,據《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香港屬於單獨關稅區,監管和貿易法律框架有別於內地,認為貿易夥伴作出貿易政策決定時,應分開考慮香港,又指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經濟及貿易地位與其他WTO成員看齊。另外,商會指香港繼續維護自由港地位,對美國或其他夥伴沒有開徵進口貨品關稅,也無實施關稅配額。

美商會認為,以細微差別(nuanced approach)的方式對待香港,以體現香港獨特地位、在全球貿易中關鍵作用,對促進合作和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有2000會員的美商會表示,香港一直是多數會員的區域商業中心,包括許多財富500強企業。商會繼稱,2024年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達219億美元,突顯雙方「互惠互利、互相依存的穩健經貿關係」;而美國與香港的貨物貿易總額約338億美元,支持著14萬個就業機會。另外大量員工為在美國有商業利益的香港或跨國公司工作。

另外,香港物流發展局今日召開會議。會上運輸及物流局長兼香港物流發展局主席陳美寶,就美國關稅措施聽取物流業界的意見。

運輸及物流局提出企業循五大策略應對,包括(一)開拓新興市場、(二)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協作共同開拓新貨源、(三)豁免部份貨物的出入口許可證要求以吸引更多中轉貨物、(四)深化與國際港口和船舶合作,以及(五)擴大航運及航空網絡,以期為香港物流業尋找新增長點,鞏固及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和競爭力。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