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三(9日)稱,由於「逾75國已接觸美國官員商討解決方案」,故宣布「最少部分國家會有90天的關稅暫緩期」。廠商會會長盧金榮今(10日)認為,對某些國家而言,訂單在這90天內可能會增加,但是他呼籲製造商及供應商「小心」,由於政策隨時會改變,因此需要在合約清楚列明與關稅變動相關的保護措施。被問到本港長遠會否放棄美國市場,他指長遠一定會減少依賴美國市場,平衡風險,舉例昔日做八成、九成美國生意,日後需要考慮分散到東盟、南美、中東及一帶一路國家。
特朗普本周三(9日)宣布,即時把對中國貨品的關稅提升至125%。盧金榮今在傳媒午宴上表示,強烈反對美國藉此令中國屈服及走到談判桌,廠商會支持國家堅定立場,沉著應對,以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他認為特朗普繼續加關稅「已經無甚麼意義」,由於目前關稅水平非常高,而且局勢充滿不確定性,除非能在其他地區生產或出口,否則不論是生產商、出口商或美國入口商,短期內均會採取觀望態度。
中美關稅戰持續升級,盧金榮認為難以預測相關局面將持續多久,涉及很多變數,包括美國業界和民眾反彈,並引述消息指,美國商界正考慮以法律途徑阻止實施新關稅;而內地可能會推出更多反制措施,在中美兩國博弈激烈下,僵局可能維持一段時間,建議業界有「心理準備」打持久戰。
盧金榮提到,本港製造業每年出口至美國涉及約60億元,佔本港少於百分之一的貿易額,主要涵蓋珠寶首飾、機械及品質儀器等,日後需要逐步升級轉型及出口至其他地方。他認為,業界首要保障貸款回收和現金流穩定,審視調整產能,避免貨品積壓;另並加快推動供應鏈和銷售市場多元化,逐步降低依賴美國市場。
廠商會下月將會率團前往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及卡塔爾進行市場考察。盧金榮稱,目前中東著重產業多元化,亦有資金及興趣與本港廠商或企業合作,是次考察將簽署合作協議,並與廠商會會員拓展當地市場。他建議港府推出支援措施,協助企業穩定營運資金,擴展「BUD專項基金」涵蓋所有經濟體;另把握全球經濟區域化加速契機,拓展南半球、中東及非洲等具潛力市場的經貿合作,推動簽訂自由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