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於未來十年滿足30.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供應目標。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今日(10日)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質疑政府有否足夠財政能力及「master plan」(整體規劃),持續發展及營運「海量」公營房屋項目。房屋局長何永賢強調,政府絕對有整體規劃,舉例指當局每年更新《長遠房屋策略》,當局將會留意相關數據,確保房屋目標「恰如社會所需」。
何永賢表示,當局每年都會更新《長遠房屋策略》,例如估算人才計劃對出售市場或出租市場的影響,「嚟緊我哋同樣都會睇住呢個數字,(確保)係恰如社會所需」 。她說,30.8萬個公營房屋包括出租公屋及出售資助房屋,後者佔約三成、將來會逐漸邁向四成,資助出售房屋能提供收入予房委會營運出租公屋;至於出租公屋租金每兩年會按機制決定是否調整租金,又說當局關心整體財政的健康穩健,將會繼續持續留意房屋供求關係。
議員關注首置項目貨尾未清
另外,據房屋局初步書面回覆,市區重建局已推售首2個「港人首次置業」項目,即「煥然懿居」第一和第二座,以及「煥然懿居」第三座;政府正推展另外數個「首置」項目,合共提供約5000個「首置」單位。會上有不少議員追問「首置」銷情,包括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周文港指,「煥然懿居」第三座尚有單位未賣出,關注當局會否調整有關申請資格,使資金盡快「回籠」。
何永賢承認仍有數十個單位還未出售,當局會一直會與市建局緊密聯繫及檢視銷售策略,又指所有樓盤銷售受市場氣氛影響,尤其「首置」單位售價低於市價,銷售時間及策略要小心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