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老婦2022年留醫佛教醫院時腸道出血,卻因新冠疫情下救護車不足,近35小時後才獲轉送伊利沙伯醫院治理,兩天後病逝。死因庭今(27日)第三日研訊,心臟科專家供稱,事主身處佛教醫院期間沒及時輸血,但即使當時有輸血,也未必能逆轉其病情及避免死亡。
事主司徒彩梨生於1938年,2022年3月8日在伊院離世。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陳日新同意事主死因是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急性發作,她本身患嚴重冠心病,3月6日在伊院的首次心臟停頓可能由腸道失血過多引起,急救及輸血對她的幫助已不大。陳指,事主在佛教醫院時腸道大量出血,但當時沒及時輸血,導致後來心臟病發死亡。陳稱,疫情對醫療系統造成很大負擔,佛教醫院或不易安排輸血。
事主兩名兒子問,事主在佛教醫院等候救護車的時間長約35小時,若她在等候期間能接受輸血,是否能避免缺血性心臟病發作及死亡。陳醫生回答說,理論上及時輸血能避免死亡,但事主本身患嚴重冠心病,在缺血時或會腎上腺素升高及血管收窄,即使及時輸血也未必能逆轉病情。陳比喻:「俾錢窮人一定會令佢情況好啲,但佢本身可能欠債,最終未必逆轉到佢情況。」他指佛教醫院沒驗血設備,醫護已盡所有努力將事主送到伊院,他認同團隊當時的做法。
陳醫生作供後,事主長子發表結案陳詞,指佛教醫院醫護應考慮在救護車未到場時以僅有設備開始驗血,因為對像母親這種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他希望復康醫院日後在其他突發情況下,也懂得處理。
代表醫管局的大律師馮國礎陳詞稱,上庭作供的醫生都同意事主死於自然產生的致命疾病。馮認為法庭「冇乜嘢可以建議到」,因為現時規定緊急服務救護車在15分鐘內到場,已屬可接受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