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全面調整公營醫療收費方案,住院、門診收費上限每人每年1萬,適用於自費藥械外收費項目。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今日(27日)出席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時表示,收費封頂可避免中產「一夜致貧」,認為新機制可以幫到需要經常接受檢查、覆診或長期住院人士。
林正財指出,病人組織討論最多的是安全網、1萬元封頂機制,強調真正經常覆診,需要做手術、吃標靶藥的長期病患更關注豁免機制如何計數、是否友好等問題。他又指,若中產患突如其來重病,醫療負擔亦較大,若算上自費藥械則更昂貴,或一年支出幾萬至十幾萬,相信1萬元封頂能「真正幫他們封到頂」,能讓受惠人士安心。
目前封頂機制不適用於自費藥械,被問及自費藥械昂貴,部分癌症病人壓力大,林正財回應指,在封頂機制之上,當局另設有自費藥物共付,醫管局會給資助購買自費藥物。
至於今次改革並未安排公眾諮詢,林正財認為,政府過去二三十年曾就醫療融資改革諮詢,惟每次都失敗,他認為目前醫療融資除新加坡外沒有國家或地區做得好,而港人又不願意像新加坡一樣「將錢存入政府荷包,再拿來作醫療支出」,亦反對強制醫療保險,形容醫療融資改革難作公眾諮詢。
林正財強調,現時改革希望將收費作為改變市民求醫習慣的工具,背後牽涉大量數據,較具技術性,政府會循序漸進改革,並按市民意見和實際成效作出微調。他相信較少人會反對公院收費改革的大原則,強調公立醫院收費改革只是醫療系統藍圖的其中一塊拼圖,當中亦包括基層醫療、改善收費透明等,希望改革整體可令醫療系統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