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詳情,急症室收費由180元上調至400元,第一類「危殆」、第二類「危急」病人獲豁免。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急症科顧問醫生鄭志雄於港台《千禧年代》表示,目前急症室第四「半緊急」、第五類「非緊急」佔五成,認為病人有責任調整看病計劃,對病情負責,但同時強調若病人無選擇、對自己病情不清楚,急症室亦樂意服務,舉例若有市民晚間不適,也不應拖到基層醫療關門再去急症室。
他又提及,上次急症室徵費由100增至180元,初實施時第四、五類病人有5%的跌幅,惟目前市民已消化該加幅,求診數量變化已不大。他形容,180元收費與到私家醫院求診的價格仍有較大距離,因此希望今次調整後,可真正將上述病人引導向基層醫療,舉例目前有市民傷風感冒、腸胃炎都到急症室看診,甚至有年輕人因生暗瘡來候診。
目前醫管局豁免第一、第二類人士,而將對第三類「緊急」病人收費400元,被問及會否難分辨或存在灰色地帶,鄭志雄解釋指,第一、第二類病人均屬有生命危險,舉例為呼吸驟停、呼吸困難等,需要即時救助,而第三類病人則屬要盡快得到照顧但未危及生命,舉例市民運動受傷有骨折風險則屬「緊急」,認為三者分別對醫護而言已算清晰,負責分流的護士專業判斷亦較準確。
至於有否訂立第四類及第五類病人減少的指標,鄭志雄就指暫時未有,亦要視乎市民反應,當局會密切監察。
以往專科門診每項藥物收費15元、藥量最多為16周,明年元旦起每項藥物收費升至20元、藥量最多為4周。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表示,新方案下可減少「需要時服用」藥物的浪費,如止痛藥等,避免病人囤積太多在家。他又重申,病人並非要每4周配藥一次,以一個病人8個月覆診一次為例,會分兩次配藥,即首先是配6個月藥,餘下2個月下次再取。
崔俊明表示,現時收費下,20元可領4周藥物,即每周5元,「飲奶茶都不止呢個數」,強調每人多付一些,未來保障即可惠及更多人,財政困難者亦可獲得資助。對於用藥量較多者,他就指設有1萬元共付上限影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