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透過不同計劃擴大輸入外勞。工聯會稱,近月收到不少建造業及飲食零售業本地工友反映就業困難,工資受壓及收入減少,對政府無節制輸入外勞表示不滿。工聯會敦促政府及時檢討調整相關計劃,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和工資合理增長。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表示,自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至去年9月底的一年間,香港共輸入28818名外勞,平均每月2400人;而截止今年2月共輸入5.1萬名外勞,即在5個月內新增2.2萬名外勞,計及輸入外勞計劃等數字龐大,認為外勞大舉湧港已損害本地就業。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表示,去年香港的私人工程量大減三分之二,稱第三季至今只有寥寥數單工程開工,工友本已「唔夠工開」,有工開的本地工友亦被壓價。他以紮鐵大工為例,工會的參考日薪是2930元,但本地工友很多時被壓價至2100元甚至更低。他建議將大型工程「斬件上馬」,增加就業,亦希望由業主或大判直接出糧,減少欠薪拖糧。
工聯會認為,政府應就不同行業實際就業情况,及時檢討調整輸入外勞計劃,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和工資合理增長,亦建議全面檢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為不同行業工種設立外勞上限和分批實施計劃。工聯會亦促請政府應先積極推動就業優先政策,釋放本地潛在勞動力,同時加快推出大型工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