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器官受贈者今(23日)出席「器官受贈者感恩大會」,分享重獲新生感想。醫衛局長盧寵茂致辭時,宣布本港器官捐贈名冊已近40萬人,創歷史新高,但仍有突破紀錄空間。他特別提到獲內地器官移植的女嬰芷希、祈祈,指「只要我哋有信心、有決心,諗吓點幫病人」,奇蹟也可發生。香港移植學會會長馮恩裕表示,香港捐贈率仍非常低,目前有逾2600名患者在器官移植等候名單上。
換肝名醫出身的盧寵茂說,多年來自己由「前線小人物一路做上去」,見證器官移植的困難及突破,今日亦看到曾醫治的病人列席,每逢出席此類聚會,他都由心感恩。盧又稱,對捐贈者的感恩應追溯到56年前,本港第一宗腎臟捐贈,他感謝捐贈者、家屬的無私大愛,以及醫護付出。
被問到醫療收費改革方案,盧寵茂離場時稱「好快,好快(公布)」。
過去兩年有54名遺體器官捐贈者及56名活體捐贈者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馮恩裕致辭時表示,過去兩年,本港共有54名遺體器官捐贈者,拯救138名病人;以及56名活體捐贈者,使56名患者重生。但香港每百萬人只有約3.6名捐贈者,仍屬全球最低捐贈率的地方之一,而目前仍有逾2600名患者在器官移植等候名單上。首屆感恩大會15年前舉行,馮恩裕表示,過去15年共2163名病人接受器官捐贈,他感謝捐贈者及其家人給予「生命的禮物」,盼公眾繼續支持器官捐贈。
多名捐贈者及受贈者在會上分享感言。51歲賴瑞蘭前年接受雙肺移植,形容手術後終於「舒服晒」。她8歲肺部受感染,20多年來經常呼吸困難、喉嚨卡痰,形容像「膠袋笠住個頭」。2022年她持續氣喘,醫生建議她換肺,最終在前年1月加入輪候名冊,苦候半年終成功換肺。輪候期間,有病友等不及換肺而去世,讓她對換肺機會格外感恩。
52歲殷國強去年2月因肝指數飆升入院,幾天內肝臟急速衰竭,需立刻換肝,獲妹妹捐肝。妹妹殷敏兒憶述,二哥有脂肪肝不適合捐贈,她認為「有得救唔救,等於見死不救」,衡量到捐肝手術風險低後,立刻決定捐肝,兄妹間經此一役,關係緊密不少。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李錦滔宣布,今年將成立「器官捐贈專責小組」,集合10多個分科學院、逾千名院士,制定有效策略,推廣器官捐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