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天文台:料今年5至8個熱帶氣旋闖港500範圍內 強颱比例增加 (16:58)

天文台今(18日)發表今年本港天氣展望,台長陳栢緯稱,今年風季可能於6月或之前開始,10月或之後結束,預料有5至8個熱帶氣旋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內,數目屬正常至偏多,強颱風比例將增加。隨着氣候暖化,料今年全年平均氣温較正常高,但今年躋身頭十位高温年份的機會為中等。有傳日本今年或發生大地震,陳栢緯說:「唔會建議市民唔去邊度。」指因地震難以預測,籲市民密切注意相關資訊,又估計若地震對香港影響較小。

回顧去年本港天氣,陳栢緯說,2024年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全年平均氣温達攝氏24.8度,4月及10月的平均氣温更破紀錄,較1991至2020年正常值高1.3度。而全年平均最低及最高氣温,分別為有紀錄而來最高及第二高。

陳栢緯預料今年雨量正常,介乎2100至2700毫米,但他提醒,本港仍有機會受暴雨及局部地區大雨影響。他又籲市民除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警告,也應多留意雷暴等特別天氣提示,因與雷暴相關的陣風,風力也相當厲害。

天文台去年在「地球天氣」網頁加入兩個AI模型預報產品。陳栢緯指AI對颱風路徑的中期預測(即颱風3至5日前)較傳統模式準確,捕捉颱風生成的成功率也較高,但他表示,仍需觀察AI對熱帶氣旋的預測能力,因以往電腦模型數據有偏差,導致機器訓練成果也出現偏差,訓練數據也缺乏未曾發生的極端天氣。

提到過往AI與傳統電腦模型預測熱帶氣旋走向有分歧,他稱不同模型有分歧屬正常,尤其較長日數前的預測,各模型會「講不同故事」,天文台只能綜合作出判斷。

陳栢緯亦簡介天文台新服務,未來一至兩個月將在網頁及「我的天文台」應用程式新增以圖像形式顯示各區雨量資訊;今年下半年於部分「天氣隨筆」文章提供預報員短片講解未來天氣。天文台亦加強網頁及應用程式上的雷達及衛星圖像,包括128及256公里範圍的雷達圖像由每12分鐘加密至每6分鐘更新一次。

天文台將於周六、日(22至23日)舉行開放日,主題為「攜手縮小預警差距」,已登記市民可親身到天文台參觀,一般市民也可在網頁參加虛擬導賞。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