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截至昨日114名牙醫獲批參與青少年護齒先導計劃 三分一服務點共付額高於政府建議 (18:04)

「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本月20日推行,資助13至17歲的青少年每年接受洗牙等服務。衛生署今日(6日)表示,目前有114名牙醫參加計劃,在全港18區提供151個醫護服務地點,當中逾三分一服務點收取高於政府建議的200元共付額,其中最高收取780元。

計劃將資助合資格青少年每個公曆年接受一次私營牙科服務,包括洗牙、口腔檢查、風險評估等。政府會就每次服務資助200元,青少年須支付「共付額」,政府則建議參加計劃的牙醫將共付額定為200元。

衛生署今召開計劃簡介會,指截至昨日已有超過250名牙醫遞交申請,當中114名牙醫申請獲接納,提供151個服務地點,其中約6成的共付額為政府建議的200元或以下。衛生署網頁顯示,表列的151個服務地點中,有2個服務點收取最低共付額,為50元;另有59個收取多於200元的共付額,當中4個服務點收取780元。

被問到會否認為780元的共付額過高,及會否設「封頂」機制,衛生署牙科服務主任顧問醫生許美賢表示,相信市民會傾向選擇共付額較低的牙醫。她又說,共付額由醫生自行釐定,但需遵守公開透明原則,提及亦有牙醫收取低至50元的共付額。

料初期需「谷一谷」 衛生署相信假期間學生參與率將改善

至於被問到是否認為參加計劃的牙醫較少,或未能實現每年37萬青少年受惠,許美賢說,預計受惠人數意指每年約有37萬名青少年符合資格參加計劃,強調此計劃為嶄新的服務,「初期需要谷一谷」,又指現為考試季節,學生參與率較低,相信假期會有所改善,進而吸引更多牙醫參加,署方將密切留意相關數據。

許亦表示,未來將繼續宣傳,相信有更多牙醫加入,提及每日收到不少查詢,惟計劃要求牙醫須加入醫健通及基層醫療指南,部分有意參加者暫未符合資格,衛生署會協助他們登記。目前參加計劃的牙醫中,服務點位於北區、西貢區及離島區的最少,各有2個。衛生署表示,有需要時會落區宣傳,吸引更多當區的牙醫參加,但強調目前服務點已分布全港18區。

另外,若青少年在接受服務當日,有需要並同意接受自費治療項目,包括X光檢查、補牙及脫牙,牙醫須按照已於先導計劃網頁公開的「牙科治療參考費用」的診金收費。若青少年接受服務時,因任何原因未接受洗牙,計劃規定牙醫最多只能收取50元。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