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工涉2020年猛烈搖晃2歲多的女兒,導致女童腦出血後死亡。該宗謀殺案今日(6日)於高院續審,控方傳召一名兒科醫生專家作供,專家供稱女童死時其胸腺有嚴重退化,顯示生前可能遭受長期虐待;女童腦部有血管撕裂,腦部受損情况吻合搖嬰綜合症。專家表示,愛惜孩子的家長絕不會用力搖晃他們的子女,因為孩童不懂表達,但仍能夠透過哭啼向父母表示他們感到不適,令家長明白不應這樣做。
被告劉佳坪(42歲)否認於2020年7月29日在香港謀殺女童梁雅思。控方傳召港大醫學院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關以兒科專家的身分作供,稱女童死時其胸腺的重量為6克,同齡孩童一般胸腺重量為34克,成年人會隨老化而胸腺退弱,70至80歲老人家的胸腺重量一般為6克,意味女童的胸腺退化到如同老年人的大小。
關解釋,人類自胎兒時開始出現胸腺,胸腺有助人類的免疫系統,更能抵抗外來病毒,故嬰兒誕生後開始接觸外界,胸腺會急速成長。惟皮質醇的分泌會影響胸腺成長,當孩童長期受到嚴重壓力或長期營養不足,都會令胸腺萎縮。關指女童的胸腺退化顯示她在出事之前已受到毒性壓力。
關又指,孩童的腦部「好似豆腐」般脆弱,其堅硬的顱骨內有液體包圍大腦,大腦懸浮在頭顱內,靠血管連接及輸送養份。當孩童被猛烈搖晃時,懸浮的大腦會撞擊顱骨,血管被扯斷,出現搖嬰綜合症。案中女童送院時有腦出血,腦壓上升令身體無法向大腦供血,長遠會做成腦壞死,故當時醫生緊急進行切開顱骨手術。關稱家長一般會有謬誤,以為搖嬰有助嬰兒止哭,其實不然。
關表示,有關孩童胸腺退化及搖嬰的研究較難進行,香港就搖嬰的醫學案例僅10宗。關對此解釋,「我哋唔會做研究,拎嗰BB嚟搖」。辯方盤問時詢問,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孩童長期在家會否招致壓力。關表示,孩童長期留在家中會令壓力上升,亦有數據反映當年本地虐兒個案上升,惟家長有辦法助孩童在家「放電」,故關不認同疫情出現一定會令孩童的壓力上升。控方舉證完畢,案訊下周一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