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消委會:私營醫療機構收費透明度不一 促成立資料庫記錄過往收費指數 (11:21)

消委會發表一份有關私營醫療機構服務的報告,指出部分日間醫療中心沒有在網上提供收費表,而私家醫院列出的收費表較難讓普羅大眾理解;39%受訪者只獲得口頭形式的服務費用預算,約67%受訪者曾遇價格差異,當中約65%無獲得任何解釋。消委會提出5大建議,包括由政府建立記錄私家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和醫生費的「過往收費指數中央資料庫」,並開發適當的搜尋工具,同時明確要求在治療前,向病人提供書面服務費用預算,及加強現行監管框架等。

研究採用綜合研究方法,包括與持分者交流、500人參與的消費者問卷調查,亦涉及商家問卷調查及電話查詢等,涵蓋13間有提供衛生署建議的30種常見及非緊急治療的私家醫院、以及128間日間醫療中心。

消委會稱,目前各私家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就列明收費透明度的做法並不一致,而市場亦缺乏披露價目資料或服務預算的準則。消委會於2021至2024年共接獲191宗相關投訴,涉及金額逾720萬元,當中價格或收費爭議(45.5%)是投訴的主因,截至今年2月,相關個案整體調停成功率僅35.6%。

各私家醫院收費差異大 痔瘡切除術收費差異可達152%

研究發現,20間抽樣調查的日間醫療中心中,有15間無就指定治療在網上提供收費表,另有1間甚至沒有網站;私家醫院則對相同的治療的收費存在顯著差異,例如住院痔瘡切除術的中位數收費由33881元至85387元不等,差異逹152.0%,九成受訪者不知道可查閱過往收費統計數據,當中逾三分二不知道有相關數據。另外,價目表內亦無列出醫生費及其定價基準。

醫療套餐方面,消委會稱有10間私家醫院有提供較常見的大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和剖腹分娩的套餐,惟其餘常見及非緊急治療則較少有套餐,有私家醫院為26種治療提供套餐,但亦有醫院僅就兩種治療提供套餐,顯示套餐數量上有頗大差異。

消委會提出5大建議,包括建議通過搜尋工具以便消費者獲取價目資料,促日間醫療中心於網上公布價目表,政府亦可就價目表的呈現方式訂立指引;鼓勵私營醫療機構積極推出使用醫療套餐,並倡政府為醫療套餐的設計和推廣推出指引;要求提供清晰和書面的服務費用預算,列明價目有效期及麻醉科醫生的姓名等;加強現行監管框架,釐清提供及解釋資料的責任、訂定處理各種收費爭議程序的內部指引;及加強消費者教育。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