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恐龍會客室」已逾4.2萬人次參觀 市民可近距離觀看清修恐龍化石 (15:48)

新界赤洲早前發現恐龍化石,涉及約30塊含恐龍骨骼化石的岩石,最大的長約70公分,初步鑑定屬於白堊紀時期的大型年長恐龍。香港文物探知館設置「恐龍會客室」,讓市民可近距離觀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專家和工作人員清修恐龍化石,古蹟辦總文物主任蕭麗娟說,展館的溫度、濕度和照明亮度均有特定要求,兩個月以來已吸引超過4.2萬人次參觀。

「恐龍會客室」亦有介紹香港的古生物化石,例如水生動物介形蟲和菊石,以及同屬恐龍時期的植物化石。古蹟辦另邀請本地古生物復原畫師,創作與赤洲恐龍化石年代相近的中國恐龍復原圖和足跡,以及白堊紀全景圖,並推出以恐龍為主題的紀念品。

蕭麗娟說,為增進公眾及學生對古生物的認識和興趣,古蹟辦與漁護署已開展9場恐龍及古生物公眾講座、中小學到校科普活動和一系列工作坊,例如「手繪恐龍圖案曲奇」工作和「化石小偵探」古生物工作坊。

研究方面,蕭麗娟表示,古蹟辦與漁護署會聯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以及香港、內地和其他地方的專家及研究機構合作,推展恐龍化石清修工作和研究,以鑑定赤洲恐龍的種類和習性,探索香港遠古時期的古生態面貌。相關研究發現將進行專家論證,最終的研究成果會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