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才就業展覽2025春」今(28日)舉行,並首次引入大灣區企業,其中廣州南沙人才發展局也到場宣傳人才計劃。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稱,人才派駐外地做法常見,審批續簽時將考慮對港貢獻等條件。另有高才只獲批兩個半月續簽故到場求職,認為留港機會渺茫。
立法會議員、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長尚海龍稱,招聘會提供逾2000職位。現場除香港及內地企業,廣州南沙人才計劃也佔5個攤位。尚海龍認為,香港人才多故吸引大灣區也來港招聘,而且每月大量人才獲批來港,「香港每月怎可能創造1萬個職位呢」;又稱相關企業也設香港分支,屬招商引資。惟記者向南沙攤位查詢,工作人員稱有企業的確設香港分部,但工作地點都在廣州,並介紹記者到當地創業,「這裡也希望引才引資。」
問及在廣州工作是否仍計作高才,何啟明表示,人才流動、派駐外地屬常見,入境處審批時會參考出入境記錄及稅單等。他又呼籲人才「調整吓自己」,以「更寬廣的心態」融入香港。
有高才通簽證持有人質疑續簽要求模糊。已來港兩年、在大專院校工作的Anna(化名)表示,1月底收到入境處通知只獲續簽兩個半月,故今天到場求職,但估計招聘流程至少3個月,「肯定是來不及了」。她稱已達業內薪酬中位數,不知「對香港經濟貢獻」準則為何。何啟明則稱未有B、C類續簽數字。
來自深圳、從事銀行業的黃先生過年前已提交十多份履歷,僅兩份有回音,面試後兩個月仍未有通知,認為香港招聘流程較長,而預算案增加人才計劃申請費、簽證費「感覺比較不友善」,但他認為始終香港市場前景佳,人事關係較簡單,不影響來港意欲。去年底來港、從事建築工程的李先生稱加簽證費無實際影響,但高才通訊群組中「有些情緒」,擔心港府「區別對待」,亦不滿無法享有生育優惠等福利。
中移動亦在現場招聘AI工程人員、項目經理等19個職位。人力資源部江小姐稱,近年有十多名新來港人才加入,很快便能融入職場,因應業務擴張將增聘新來港人才。另外,協助A類高才創業以續簽的科技企業靖承集團也到場招聘,負責人稱目標招聘5名B、C類高才,目前已收到40到50份履歷,但認為不少人只是廣發履歷,需慢慢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