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2025/26學年起取消為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有市民今早(27日)於電台聯播節目《財政司司長熱線》中表示,做法與政府鼓勵生育政策有矛盾,亦有中產市民直言對預算案感失望。
市民陳小姐質疑政府一邊鼓勵生育,一邊取消學生津貼,同時對綜援及生果金等可「出多半糧」,形容中產不知如何是好。陳茂波回應說,已透過其他計劃幫助有需要的市民,由於該2500元學生津貼在毋需資產審查下可申請領取,現時政府要節約開支的情况下就需要縮減。他強調,政府非常鼓勵生育,已推出不同措施協助,希望市民可整體審視。
中產人士黃先生直言對預算案感失望,他稱政府減差餉寬免上限、又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本身有兩個小朋友的他形容自己「跌咗5000蚊」。陳茂波回應稱,以往經濟狀况好時,政府推出退稅及大幅度調整免稅額等,惟現時財赤下,要採取較謹慎的態度。他亦說,相信對中產市民來說,最重要是搞活經濟。
被問到中產人士獲得的福利較基層人士少,如何回應「政府不公平」的意見,陳茂波強調,財政赤字下政府表達力所能及的關心,相信經濟環境對中產人士更重要,會在這方面盡力,望中產市民諒解要縮減派糖措施。
《基本法》第107條稱政府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被問到《基本法》是指綜合帳目或經營帳目要達收支平衡,陳茂波稱,政府管理公共財政要整體檢視綜合帳目,惟過程中「無可能每年獨立計」。至於政府綜合帳目在2028/29年度起恢復盈餘是否符合《基本法》107條的原則,陳茂波認為,現時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期,若不把握機會投資未來,反而是不合適的做法,強調政府會應使則使,並有計劃支持發展、逐步收窄赤字,「我覺得呢個係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