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財政預算案2025|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料26/27年度起營運 推動研發包括AI標準制定 (16:07)

政府今(26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繼續投資創科,包括預留37億元用於加快完成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設施、以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及預留1億元今年內將推出「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等。人工智能研發院會由數字辦制訂成立安排和具體目標,以助促進人工智能(AI)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

消息人士解釋,AI發展對「從國策層面而言」是重要範疇,冀成立領頭機構推動研發,包括AI標準制定、推動商界未必有興趣的研究等,會參考政府現有5大研發機構營運,具體由數字辦研究落實,目標2026/27年度起營運,撥款用於首5年營運開支。

至於「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政府會向每家在港營運生產線的企業提供最高25萬元配對資助,政府與企業的資金投入比例為1比2,料可惠及400間企業。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與其他現行新型工業化相關的資助計劃相比,今次提出計劃的資助對象屬較小規模生產,例如是藥油、啤酒等,善用科技例如加入智能插件(Smart Patch)提升生產效能,料升級每條生產線所需成本約50至100萬元。

消息人士解釋,除了支持一些「石破天驚」的高增值生產,亦冀「大小通吃」,同時支持中小型生產,助帶動製造業在GDP佔比逐步提升,以達到《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在2027年增至佔比1.5%,以至2032年佔比5%目標。

至於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設施,消息人士指,資金將用於興建第一期範圍內的主體及內部道路、水電鋪設工程等。政府早前已提到,園區第一期第一批次工程的其中3幢大樓在今年內啟用,消息人士指,現時園區公司正與約20至30間公司洽商進駐安排。政府亦正挑選第一期合適土塊,在今年內徵求「私人發展計劃」,消息人士表示,第一期仍有約10公頃用地待發展,仍在構思具體會撥出多少土地,與私人市場合作。

另外,預算案亦提到,科技園公司正與生命健康科技界探討市場對「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製造設施的需求,以及可行的發展和營運模式,助業界在港進行新藥或創新醫療科技的臨牀試驗。

GMP是指藥品製造業的品質保證系統。政府消息人士解釋,以藥物研發為例,現時香港缺乏設施,小規模生產新研發藥物,因此一些研究團隊要在外地例如新加坡,尋求設施安排生產,用於臨床測試。消息人士指,目前仍屬初步探討階段,政府冀了解市場需要,如落實可考慮在現有創新園內改建大樓建立設施,作為小批生產藥物之用,促進藥物中試研發。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