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黎智英案︳黎稱不關注英文版《蘋果》刊登文章 不會評論文章檢查標題 (15:16)

壹傳媒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26日)踏入第139日審訊。法官李運騰引述證供指,黎曾為英文版《蘋果》安排資源,又憂慮無足夠資訊作報道等,該媒體「看起來很像你(黎)的寶貝(baby)」。黎回應稱,「雖然如此,但我並非出版人,我並非編輯」,更一度說不關注英文版《蘋果》刊登的文章。在控方和法官追問下,黎確認會檢查英文版《蘋果》報道標題,但不會檢查評論文章的標題。

控方續就《蘋果》文章盤問黎智英。據控方資料,2021年2月25日,《蘋果》刊登〈陰乾中共?摸一摸拜登對華政策的脈搏(之一)〉一文,當中引述拜登指,美國對華戰略是與中國長期競爭,計劃是孤立中共,形成軍事和高科技優勢,以長期圍堵陰乾中共國力。

在控方盤問下,黎智英否認其想法與文章內容一致。之後控方再指,上文呼籲制裁及敵對行動;黎聞言後反問「哪裡有制裁?它只是分析政策,如果這也算是(呼籲)制裁和敵對行動,就算(文章)是關於Hello Kitty,你也可以問同樣問題」。

同年4月3日,作者Joseph Long在英文版《蘋果》撰文指,「自由世界須共同努力遏制中國日益增強的獨斷」,並形容中國「可能從根本威脅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控方指出,黎亦曾在個人訪談節目表示,若無法改變中國,就會被中國改變,質疑黎跟作者持相同觀點;黎同意自己持類近觀點,但不等同他同意作者想法。

控方向黎智英指出案情期間,法官李運騰和杜麗冰皆關注控方立場,其中杜官詢問,控方是否覺得,涉案共謀者毋須閱讀每篇英文版《蘋果》文章,但他們同意在該媒體發布具「某些訊息」的文章。控方同意杜官的觀點,稱各文章皆為促進涉案協議的「外顯行為」。

另一方面,庭上提及,2020年12月,黎智英還押期間,時任《蘋果》社長張劍虹曾探望他。黎供稱當時有著張繼續營運《蘋果》,但不要跟從往常的編採方針營運,又稱張為人小心,知道要有所改變。翌年2月,張再偕另一名女員工探訪黎,黎稱張無在該探訪提出任何問題。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