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謝展寰:生產者責任制市場主導可降低成本 若純靠機器回收未來將配2000部回收機 (10:53)

政府計劃推開施行生產者責任制,將修例要求飲品供應商回收膠樽、紙包,有議員擔憂成本轉嫁消費者。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今日(25日)於港台《千禧年代》表示,相信市場主導模式提供彈性及降低回收成本,又指須視進展決定未來回收機配套,預料若純靠機器回收,到第四階段全港約須配約2000部回收機。

謝展寰透露,2021年試行公司設回收點並提供0.1元回贈後,至今已透過120台回收機收到1.5億個膠樽,認為反映市民歡迎該計劃。他續指,未來大型售賣點都會配回收點,惟須商戶視情况決定使用人手還是機器回收,料去到第四階段全港將有超過千部回收機,若純靠機器回收則可達2000部。

至於未完成回收目標的責任歸屬,謝展寰表示,若生產商聘用營運者回收但未達回收目標,生產商要負最終責任,生產商則將透過合約與營運商分擔風險。此外,當局正與業界商討罰則,認為罰款要高於回收成本,並與回收目標差額掛鈎才有阻嚇力。

另外,謝展寰表示,生產商毋須全數回收自己生產的膠樽紙包,舉例30%回收目標下,每售出100個膠樽只須回收30個不限產商的膠樽即可達標,他又強調登記了的貨品有標籤,未來售賣「水貨」的公司也須要登記,將不影響回收。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