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受體促效劑主要用於治療二型糖尿病,近年亦應用於治療肥胖問題。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研究團隊透過基因研究,探索GLP-1受體促效劑在減重方面的影響和肌肉流失情况,證實GLP-1受體促效劑主要以減體脂而非肌肉流失來減輕體重。
爲研究GLP-1受體促效劑對人體肌肉和脂肪的影響,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了多個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逾80萬名歐洲血統參加者的基因數據。研究發現一種與BMI降低相關的特定基因變異株rs877446,並以此模擬GLP-1受體促效劑的作用。研究小組檢視此基因變異對不同部位肌肉量的影響,包括四肢肌肉質量、全身非脂肪質量和軀幹非脂肪質量,同時分析多種身體脂肪數據的指標,如全身脂肪質量、軀幹脂肪質量、軀幹脂肪率、體脂肪率和腰臀比例。
研究發現,參加者若有模擬GLP-1受體促效劑效果的基因,他們的肌肉量和身體脂肪量均會減少。BMI每降低一個單位,全身脂肪量減少約7.9公斤,肌肉量則減少約6.4公斤。即代表在GLP-1受體促效劑影響下,全身脂肪量的減少比例超過肌肉量,而整體脂肪率下降約4.5%,證明GLP-1受體促效劑能有效減少脂肪量多於肌肉量。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歐陽兆倫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突顯了基因學在研究藥物成效方面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相關臨牀實驗數據不足時,基因研究有助他們明智地選擇合適藥物,並了解其對健康的影響。
此項研究的另一資深作者、倫敦帝國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系臨牀研究員Dipender Gill博士表示,大規模人類基因關聯數據是一種快速且符合成本效益的研究方法了解藥物效果,這個方法可為日後的臨床研究提供許多資訊,以助改善治療效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