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醫管局下月起於6間醫院試行生成式AI起草醫療報告 醫生會負責核實 (15:24)

醫管局將於今年3月起,於瑪嘉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等6間醫院試行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協助醫生撰寫醫療報告。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Gen AI可快速讀取臨牀資料,可節省撰寫時間,並強調相關工具用於醫管局內部系統,不用擔心私隱泄露風險。

醫管局早前就公院事故頻發檢討後提出31項改善建議,包括運用科技提升病人安全、培訓員工敢言文化等。醫管局今(20日)舉行傳媒講座介紹最新相關措施,包括下月將於6間公院試行利用Gen AI協助撰寫醫療報告,6間醫院包括瑪嘉烈醫院、明愛醫院、聯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及天水圍醫院。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指,現時醫管局不時收到關於申請醫療報告的意見,包括申請程序繁複、時間過長、不清楚申請進度等,而Gen AI可協助醫生讀取病人資料及醫療紀錄,並快速起草初步醫療報告,再由醫生修改及簽名核實,可節省時間,亦確保醫療紀錄及報告格式一致。

高拔陞:Gen AI屬輔助工具 醫生須對報告負責

醫管局醫療信息主管彭育華指,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open source(開源)」的AI系統,醫管局將於內部系統使用AI工具,以保障病人私隱。另外,高拔陞強調Gen AI屬輔助工具,最後報告仍需醫生修改及最終確認,且醫生需要對報告負責。

醫管局現時基準為80%的醫療報告在8周內完成,至於預計新措施可節約多少時間,高拔陞表示,醫療報告包括不同類型,如索償保險個案、法律個案等,須試行安排後掌握更多數據。他續稱,目標今年內將安排擴展到全港大部分公立醫院。

另外,醫管局將推動透過流動應用程式「HA Go」以電子方式申請醫療報告及繳費,第一階段將涵蓋病人自行申請的醫療報告,計劃於2025/26年度推出。根據醫管局數字,2023年度共收到逾11萬份醫療報告申請。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