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大女嬰祈祈因擴張性心肌病變,導致心臟衰竭,心臟剩餘兩成功能,昨(16日)獲內地跨境器官捐贈,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效果良好,現時在深切治療部接受監察。祈祈父親感謝不同部門及所有相關人員的協助,亦感謝捐贈者家人在艱辛的時候,仍選擇幫助有需要的人,令祈祈可以遇上難得的奇蹟。他稱,祈祈會帶着這份愛及祝福,繼續堅持、更堅強地康復。
醫管局於周六接獲內地通知有合適的心臟,內地醫療團隊於昨日近中午開始心臟獲取手術,之後經救護車運送至邊境口岸;香港消防處救護車及兒童醫院人員於邊境管制站完成器官交接程序,心臟於下午2時13分抵達手術室,歷時2小時18分鐘。心臟移植手術由下午2小時14分開始,至晚上9時前完成。
負責移植手術的兒童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任力恒說,手術有一定的困難及風險,因祈祈早前已進行過兩次開胸手術,有一定程度「黏連」須移除,加上她本身裝有雙心室輔助器,令移走舊心臟的難度提升,不過最後順利一一完成各步驟,心臟恢復供血後功能理想,醫護團隊會繼續密切監察情况。他提到,兩地手術團隊期間保持溝通,並適時調整手術步伐,將器官缺血的時間縮到最短。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稱,按慣例不透露捐贈者身分及所在醫院。被問到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恒常化的進度,他稱,當局期望兩地捐贈器官機制可恒常化,惟在法規及運送上涉及眾多程序,一點都不簡單,醫管局亦未能交代時間表。鄧稱,在機制未恒常化前,香港可透過每次個案獲取更多經驗, 務求做得更好,「日後無論有冇一個恒常機制,其實最重要,係如果真係有合適器官嘅時候,可以點樣盡快運送到香港。」
他亦強調,按醫護團隊評估、在尊重病人及家屬的意願下,會就危急個案向中央提出請求協助,透露過去1年連同祈祈的個案已有5宗求助,其中兩人已在港獲得所需器官移植,另外兩人因臨牀情况轉好、毋需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