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表示,政府鼓勵決策局及部門採取「促進者」的思維處理工作事項,致力精簡審批流程,至今已實施逾100項精簡措施。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稱,今年內會陸續落實其他新措施,涵蓋業界自行認證,容許認可專業人士審批建議,部門將以抽查作把關;其他措施包括省卻重覆程序,以及理順並列明各項所需提交的文件及細節等。
林智文說,以往部門處理審批較重視「把關」工作,現時政府與時並進,積極求變,除做好監管者角色,亦務求具備「促進者」思維,持之以恆地推行精簡審批流程。他說,會由機構文化入手,透過內部宣傳及經驗交流,令「促進者」思維成為植根公務員「基因」。他亦提到,政府已修訂6條法例以大幅精簡發展相關法定程序,現階段會加強檢視及大力精簡行政審批程序,每個審批部門均要制定具體工作計劃,並須由指定首長級人員監察計劃落實進度,再定期向發展局帶領的督導小組匯報。
負責審批建築圖則的屋宇署高級屋宇測量師賴安琪說,署方設立呈交圖則前的查詢機制,避免業界因多次修改建築設計而白費工夫,亦設立專責審批組,針對500個或以上住宅單位的大型私人住宅項目,會在項目早期提供技術協助。
至於負責統籌新建樓宇及基建項目消防設施驗收工作的消防處消防區長(消防工程合規)余子傑指出,期望於今年3月成立「新建消防設施一站式驗收統籌辦公室」後,可以將一般建築規模的常規項目所需的整體驗收時間壓縮三分之一,減至35個工作天內完成。
路政署高級園境師(市區)鄧立明負責橋樑及有關建築物外觀諮詢委員會(ACABAS)秘書處的工作。他指路政署於去年第四季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根據發展局通告,ACABAS制定了清晰易讀的檢查清單,便利申請者備齊相關文件,以更順利提交申請。他表示,清單涵蓋了基本要求,亦根據不同申請類別如橋樑和升降機等,列出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例如針對升降機,清單會提醒申請人可擺放電箱的位置和設計,以顧及與周邊環境的協調。
水務署去年底推出「餐飲業供水申請自行認證計劃」,允許表現良好的持牌水喉匠自行認證其負責的水管工程,簡化流程亦有助持牌水喉匠節省時間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