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大熊貓龍鳳胎今(16日)起正式與公眾見面,每日早上10至下午3時登場。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說,會視乎情况考慮於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慢慢延長一對龍鳳胎出場的時間。園方正構思新展館及大熊貓博物館,龐建貽指出,初步計劃在下園區分階段建設,或有需要將原本兒童設施等搬遷。
龐建貽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表示,或於4至5月陸續推出多個與大熊貓相關的活動,例如製作糧食、以大熊貓糞便再造紙等,遊客或可進入園區親身放置竹子,稍後亦會視乎盈盈情况,重新推出到後場參觀及學習大熊貓管理知識的活動,不過不會安排親身餵飼活動。對於園方推出「大熊貓寶寶樂聚時光」活動,可以1500元與龍鳳胎在開園前見面,龐稱早前已多次演練,確保40人名額的安排妥當,又強調不能迫大熊貓「瞓醒」,不排除遊客到場後,一對寶寶會在睡覺,或只有其中一隻大熊貓在場。
龐建貽:分階段推大熊貓相關活動及產品
海洋公園正積極推動「熊貓經濟」,龐建貽稱,園方已新增4倍產品,涉及毛公仔、服飾及文具等,而過去數月入場人次有增幅,其中聖誕節假期間,入場人數按年增3成,相信一對龍鳳胎亮相後,有助增加人流及收入。他稱,會分階段推出不同活動及產品,以保持熱度,正計劃創作漫畫及動畫等,亦正拍攝相關紀錄片。
政府每年提供予海洋公園的2.8億元保育教育資助將於明年結束,龐建貽指出,園方正努力開源,形容「同事日日都好畀心機去跑多啲生意返嚟」,期望長遠可減輕政府負擔、做好自負盈虧,不過因應現時經濟狀况,暫未有考慮增加門票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