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檢討2元長者乘車優惠,料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將有定案。早前有政黨建議公交營辦商攤分優惠責任,九巴今日(13日)舉行新春傳媒午宴回應稱,如將來調整政策後九巴需補貼優惠開支,九巴將有加價壓力,任何對公交營辦商補貼額上的調整、令九巴需「落水」承擔,均會對九巴「百上加斤」。九巴稱,面對的財政經營挑戰本已十分大,「(公交商分擔優惠責任)會否影響營辦商的可持續性?這要深思。」
政府在2022年將2元長者乘車優惠適用年齡降至60歲,以鼓勵長者出行,惟九巴稱,客量未見上升,去年九巴12至64歲的客量與2018年相比仍少12%,而整體客量亦只回復疫前9成。九巴又稱,外界認為政府在長者優惠上開支大是因需補貼營辦商,惟在九巴角度,九巴都要「搵車搵人」以應付長者出行需求,故政府「只是透過營辦商補貼受惠人士」。
有討論亦認為比起向長者開刀削減優惠,應先解決長車短搭問題,促請政府要求巴士公司實施分段收費。九巴指認同可探討解決問題,但認為首先要定義何謂「長車」及「短搭」,據九巴觀察,「可能幾十個才有一個是搭一個站便下車」。九巴又指,一直有與運輸署商討擴展分段收費,惟實施時九巴及運輸署亦有不同考慮,如九巴需考慮如乘客需上車及下車均需拍卡,拍卡機位置應設在車站或車廂,會否影響人流運轉等,而運輸署亦提出要顧及長途路線的乘客,「推出分段收費優惠後,可能頭3站會有好多乘客上車,在第8個站就落車,但在第4、5站等上車的長途客可能就會上唔到車」。
至於每月2元優惠金額設上限,限制優惠次數等,九巴稱交由政府決定,技術問題亦是由支付商負責,九巴屬被通知角色,九巴會教導車長適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