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黎智英案︳國安法後《蘋果》評論文章談美國制裁 黎智英稱「大意」不應冒險 (15:27)

壹傳媒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12日)第133日審訊。控方就《蘋果》評論文章盤問,法官李運騰關注,黎早前供稱《國安法》後提醒員工避免違法,《蘋果》2020年7月卻在實體版報章、網上版和英文版刊出評論文章〈美國會制裁林鄭月娥嗎?〉的原因為何?黎稱估計作家只是提出制裁的可能性,同意負責的論壇版主管楊清奇、總編輯羅偉光和英文版執總馮偉光皆「大意」,「我們不應在『制裁』這個詞上冒丁點風險」。

控方展示由黎撰寫、2020年8月23日刊出的評論文章〈大時代快將來臨〉,同日文章的英文翻譯版刊登在英文版網站上,黎重申不知文章被翻譯,他只關注網站「新聞」欄目的報道數量,對「熱門話題」、「專題」和「評論」其餘3個類別不感興趣。黎解釋專題是以故事形式呈現,專欄一般是要持續跟進的報道,訪問對象則視乎每名記者如何挑選。

控方問,黎會否找作家為評論版撰文?黎稱曾著助手Mark Simon聯絡作家,有機會亦曾向壹傳媒時任非執董Mark Clifford詢問人選,但無進一步跟進。至於實體版報章,黎稱他只會粗略看看報紙排版,甚少閱讀社評,間中看顏純鈎的文章;但每天均會看副刊中出色作家的文章,例如馮晞乾。

控方展示「從犯證人」楊清奇兩則分別於2020年6月及7月刊登的文章〈制裁人權惡棍是釜底抽薪〉及〈中共的打壓與制裁不足畏〉。黎指甚少閱讀楊的文章,因他在《蘋果》任職多年,熟知其立場,整題而言楊的立場與自己和《蘋果》一致,同時否認知道楊支持制裁。

就作家「一劍飄塵」2020年6月首度在《蘋果》刊登的文章〈不要把BLM和反送中混為一談〉,黎指他會關注新作家,認為文章寫得好。文章提到《香港人權法案》,控方問是否與黎支持法案的立場一致?黎確認。黎又指,他其後不會跟進新作家的文章內容,相信無看過翌月刊出的〈美國會制裁林鄭月娥嗎?〉。此外,針對黎昨日自稱「政治犯」,法官杜麗冰甫開庭表示,法庭只會根據證據裁決,政見應留在法庭外。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