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東南亞詐騙|卓孝業稱當局盡力營救受困港人 「相關人士」已理解目前不宜多談營救細節 (12:54)

政府共收到28宗港人被誘騙至東南亞及非法禁錮的求助,目前尚有9人被困,其中8人在緬甸、1人在柬埔寨。署理保安局長卓孝業回覆立法會議員口頭質詢表示,警方由2023年至今年1月,共拘捕11名涉誘騙他人前往東南亞者,被控串謀詐騙、洗黑錢等。他說,緬甸尤其邊陲地帶的狀况複雜,當地政府可控制的範圍少,現正透過泰國當局協助,確定被困港人身處位置,「政府係會畀100%嘅努力、甚至超過100%嘅努力去做呢件事」。

新民黨容海恩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政府如何主動聯絡緬甸及柬埔寨當局,以營救被禁錮港人。卓孝業表示,政府接獲求助個案後,透過國際刑警與在地相關執法部門聯繫,提出要求協助,亦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公署向在地使領館提出要求協助,後來因應事態發展與泰國聯繫,獲泰方積極回應,現時主要透過泰國方面協助。

工聯會郭偉強表示,坊間有所謂中介人發放信息,令家屬認為交贖金等於園區會交人。卓孝業回應說,專責小組一直與家屬保持直接聯繫,並提醒要提防自稱中介的人士,稱有機會是「騙上騙」,詐騙家屬的贖金。對於協助港人家屬的人士,卓稱按其理解有關人士提供心理援助,協助家屬奔走,而他們發放的信息均來自家屬。卓續說,曾與相關人士溝通,對方理解目前不適宜就營救細節講得太多,以免影響日後行動。

卓孝業:事主在受威迫下作非法行為 料刑責可獲減免

工聯會陳穎欣認為在港涉及誘騙他人的被告,刑期與其罪行不相稱,促當局加強阻嚇,建議設最低刑罰。卓孝業稱香港有完備法律、超過50條法例處理涉販運人口的罪行,惟不能一概而論稱判刑是否與事件相稱,要視乎被告在案中扮演的角色,強調及保證當局認真、亦有足夠的調查工具處理相關案件。

至於被禁錮港人返港之後的安排,卓孝業表示,保安局專責小組會與事主會面,提供適切的協助,包括轉介有需要人士見醫生。被問到事主或曾從事走私、詐騙等非法行為,回港後會否有刑責?卓孝業表示,騙徒聲稱要求事主運送貴重金屬、現金等高風險物品,但事實上這些「搵快錢機會」全是假的;至於部分人在當地被要求從事非法活動,卓稱警方的調查主要圍繞事主如何被誘騙至當地,又指香港法律對相關案件無域外效力,相信事主在受壓迫下作非法行為,其刑責相當低,甚至會獲減免。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